12月4日,正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对中国春节的文化认可,这是中华文化精彩世界的扬帆启航。
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传统节日。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载体,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祈愿和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结束,春节将家的温暖、亲情的纽带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编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铺展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这一文化现象全球价值的认可。春节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齐鸣的喜庆氛围,年夜饭桌上一道道寓意吉祥的菜肴,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和谐、团圆、希望的执着追求。这些习俗,穿越千年的时光,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美丽了东方大国,启迪了世界文明。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中华文化自觉自信的体现,是大国担当的折射。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春节,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国界,成为全球范围内庆祝和体验中国文化的窗口。从纽约时代广场的春节灯光秀,到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舞龙舞狮;从悉尼海港大桥的烟花盛宴,到巴黎卢浮宫的“中国新年展”,春节已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盛宴,让世界各地的朋友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春节所倡导的“家和万事兴”、“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都是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普世价值。通过春节这一文化符号,我们向世界传递一个更加立体、多元的中国形象,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人类文明奔腾贡献中华文化力量。
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起点。春节申遗成功,是对过去的肯定,是对未来的期许。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如何让传统节日保持生命力,如何在传承中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从传统的书信拜年,到如今的微信红包、视频连线,科技让亲情与祝福跨越千山万水,更加便捷地传递。一些新兴的文化活动,如春节音乐会、网络春晚等,也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要在保持春节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特色,让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相契合。比如,倡导绿色春节,减少烟花爆竹的使用,转而通过植树造林、环保公益等方式庆祝新年;或是推广“文化+旅游”模式,利用春节假期,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游客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情。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守护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春节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春节申遗成功,中国年味香飘世界,让世界沐浴浓浓年味。春节,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文化自信的传统节日,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跨越千山万水,联结起世界各地的人们,共同书写着人类文明的辉煌篇章。让我们携手并进,以春节申遗成功为契机,扬帆起航,共创中华文化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