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粼粼的翠屏湖,宛若一颗明珠镶嵌于崇山峻岭中。这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水清岸绿的背后,是古田人的迁城记忆。
舍下良田家厝,与故园告别……这样的移民场景,30年内在古田“上演”了两次。国家“一五”计划项目古田溪水电站和国家“七五”计划项目水口水电站的库区都涉及古田,累计移民6.3万人。古田也就因此成为福建最大的库区移民县。
古田库区移民村坂中村。柳明格摄地被淹了,曾经的“农业县”拿什么当生计?
唯有“白手起家”!古田人“咸鱼翻身”的故事,要从一瓶银耳菌种说起。
1968年,在古田吉巷造纸厂工作的姚宜孝购回一瓶银耳菌种,凭着一本难得的栽培技术资料书,在50多公斤的段木上栽培银耳成功,赚到了第一桶金。从福建农学院毕业的彭兆燧也于同年种出了段木银耳,收入300多元。
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古田库区的丰沛水汽涵养出温暖湿润的小气候,使这里成为适宜食用菌生长的“天选之地”。
古田县就这样走上“以菌立县”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古田人颇有远见地搞起了食用菌科研,靠的就是当地的“土专家”。
1977年,以菇农姚淑先为首的科研组创新出银耳木屑瓶栽技术,比段木栽培增产15倍以上,古田银耳转为室内人工栽培,单产上来了,成本更低了。
1979年,前陇村村民戴维浩以塑料袋取代罐头瓶,简化工序的同时实现单袋产量80%的提升,还降低了70%以上的成本。
技术升级为古田迎来新生。据统计,1976年古田银耳的年产量还不足1吨,到1982年已经达到219吨,超200多倍,产值更是达到1976年的57倍。古田袋栽银耳以绝对的优势取代了段木银耳在全国的地位。
就这样,古田的发展与银耳紧密绑定。
改革开放后,银耳种植在古田人家“遍地开花”。从提篮小卖到占街为市,小小银耳走向更大市场。
1982年,古田有了第一个银耳交易场所。规模化栽培扩大了银耳供给能力,银耳交易市场的形成为供需对接创造了条件。
1983年,古田银耳迎来了第三次技术革新。古田县食用菌研究所引进棉籽壳做培养基料袋栽银耳,每袋可增产三成左右,比木屑袋栽产量提高20%-100%。
经这种代料栽培种出的银耳单产更高,朵形更大,口感更软糯,品质更好,50公斤棉籽壳产银耳干品7.5kg,比木屑袋栽提高30%,每年可节省种耳杂木2万立方米,解决了菇林矛盾。
“中国·古田食用菌博物馆”展出的古田银耳。人民网 李唯一摄至此,古田银耳基本完成了栽培技术的革新,并向品质化、规模化方向升级。曾经落后的山区小县一步步成为全国最大的银耳商品化生产基地。在宁德的经济总量还排在福建省末尾时,古田就有了不少“万元户”,如今更是连续20年成为宁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第一。
库区移民靠“一朵菌”打赢了发展“翻身仗”,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敞。
走进“中国银耳第一村”的坂中村,青山绿水间,菇棚林立,蓝色光伏面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曾经的库区移民村早已重生。曾经的移民安置房也被整修成为“移民记忆馆”,铭记古田人民的奋斗历程。
“如今,我们村九成以上的村民都从事银耳生产,年产银耳达两千多万袋。菇农通过管理菇棚,年纯利润可达20万元以上;村集体也通过土地租金分成实现了增收;光伏企业则通过发电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这种多赢的局面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古田县吉巷乡坂中村党支部书记高益清说。
坂中村的蜕变也是古田发展的缩影。2023年,古田食用菌全产业链总产值255亿元,银耳产量占全国90%以上。“5678”发展格局逐步成型,涉农贷款50%用于食用菌产业、农民现金收入60%来自食用菌产业、农业人口中70%家庭从事食用菌产供销、农业总产值80%来自食用菌产业。
眼下,古田县建有全国银耳标准化工作组、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两个官方科研服务机构,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和民营科研所达32家。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以银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让古田迸发生机与活力。”今年5月,在福建省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上,古田县委书记张成慧分享了古田的“致富经”,“‘又美又甜 快来古田’的文旅宣传口号持续打响,逐步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