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不仅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创新探索的前沿阵地。我们要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固本之策,强化数字赋能,营造包容氛围,让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
以解题的思路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基层治理的改革创新不仅关乎政府效能,也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秩序的关键。作为政策执行和问题解决的一线力量,基层干部需不断创新治理模式,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提升民生福祉。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在千岛湖镇各社区引入“熟人文化”理念,深挖社区治理辅助力量,打造“熟人社区”新型基层自治品牌,探索出一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特色治理之路。杭州市西湖区通过“以民生综合体打造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新样本”,在服务需求、空间布局、数字赋能和“五社联动”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增强民生服务与治理的融合,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以提效的目标强化数字赋能基层。数字化赋能是提升基层治理效率的关键。当前,数字技术的运用在基层治理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引擎作用,强劲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稳步推进,通过数字平台的建设,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得以高效实现。广东省深圳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增强了基层治理的效能,基层干部能够通过数据分析迅速掌握问题根源,提升应对能力。江苏省江阴市委组织部牵头城运中心等6个部门,为全市村(社区)免费打造“澄心治”数字化平台,以党建引领之“统”,破多头建设之“困”,筑数字治理之“基”。我们要持续完善数字技术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运用、场景扩展以及长效机制建设,促进数据共享和流通,打破信息壁垒,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果、迈上新台阶。
以激励的导向营造开放包容文化。当前,年轻干部逐渐成为基层各项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整体学历层次、业务素质比较高,思维比较活跃、观念比较超前,对基层治理方式和理念有独特见解,因此,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尤为重要。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年轻干部要发挥自身优势、敢想敢干,结合实际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并吸引各类群体共同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形成破解民生难题的“实干联合体”,让有温度的建议与有力度的方案同频共振。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容错机制,在充分调研了解基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细化容错适用的条件、标准和具体流程,并结合典型案例、基层新情况等,及时更新完善容错办法,以消除“怕犯错”的心理,更好激发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新模式,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作者:黄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