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一些13.html" class="superseo">轻轨站点内摆小吃摊的视频火了。当地轨道交通部门表示,某一些站点有这个条件,有宽裕的地方,才能够进行相应的摆摊设点。
交通运输部网站信息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全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3条,运营里程破万,达到10455.3公里。四通八达的轨道不仅便捷了市民通勤,也打通了消费线、旅游线、文化线、商务线,成为城市烟火气的风向标和城市经济的大动脉。不过,和站外热闹的商业场景相比,许多城市地铁站内的消费场所却略显冷清,时常给人不便之感。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的重庆,此番从轻轨站内飘出的“烟火味”,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惊喜”,对于治理者而言或许是“良机”。
小摊点里有大民生。从网友发布的视频可以看到,重庆一些轻轨站内,摆了很多摊位,有卖卤货的、有卖蛋糕面包的、有卖水果饮品的。不少乘客驻足在摊位边进行选购。从城市治理角度看,地铁站里能否摆摊一直具有争议性。对重庆而言,当地群众怎么看很关键。“很少见、挺暖心”“在奔忙的通勤中途买到心仪的小吃,感到方便和幸福”“下班后能在站内买到新鲜蔬菜让人乐在其中”……山城百姓同不同意、认不认可,“热辣滚烫”的留言可见一斑。
小摊点可做大文章。城市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坐拥超大客流,如何挖掘轻轨商业潜力为乘客提供更多生活便利?轻轨站里的“小吃摊”犹如星星之火,是助其燎原还是将其掐灭?这是一道考题。客观上,有些轻轨线站可能在设计时尚未充分考虑到内在商业功能,若是现在临时规划,对选点、安全卫生、物流配送、交通组织等方方面面,可能都会提出全新的要求。从现实看,地铁内开小店叫好又叫座并非易事。但既然有群众“觉得好”“有需要”,就应看到、听见,就要少谈“不行”的千般理由,多想“能行”的万种办法。在现代化的城市里,轻轨站装得下公文包,容得下背篓扁担,也支得起“小吃摊”。
小摊点对接大需求。据报道,北京地铁针对市民要求“提供各种冷热饮品、即食食品以及便当餐食”的呼声,近两年陆续开出百余家便利店,逐步填补站内消费空白,收获不少好评。走进南昌部分大客流地铁站,“繁忙的早点摊”、浓郁的商业气息同样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如今,对于重庆轨道交通站点内有小吃摊一事,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表示羡慕。既然群众有这方面的诉求,相关部门不妨因地制宜早做安排,顺应民心为“小摊点”添把柴、加把火。比如,以通勤为主的线路早餐需求大,不妨适度引入一些“早餐车”;多引进无人售货系统,提供网订店取渠道,“即拿即走,即时结算”,提高效率、避免拥堵,等等。
轻轨站里支起小摊点,其实也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思路。循着这样的思路,对轻轨站内的存量空间进行“微改造”“精提升”,既能让都市生活的便利性提高一个档次,也能为“城市,让生活更幸福”提供一个更加鲜活的注脚。(作者 尹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