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消息,截至12月11日,今年有6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先后化作天上的星辰。每位幸存者的证言,是老人心头一生都无法愈合的伤痕,更是一段不应被遗忘的记忆……其实,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历史伤痕,我们不能忘,不敢忘,警钟长鸣,激励吾辈奋勇自强。
每一个受害者的回忆,都是含泪带血的悲伤。作为当时的幸存者,他们头脑中的所有印象,都是带血的悲伤,是生命之血,是心灵之血,是情感之血。“父亲走在街上,日本兵要抓他走,他不肯走,被一枪击中胸部,当场打死”“我的外公在中山码头为日本兵做搬运工,日本兵嫌他动作慢,一脚把他踢进江里,不幸遇害”“奶奶跪地求饶,日本兵先是拿着枪托打奶奶,然后“砰”的一枪,把奶奶打死了”“我只有6岁,我被日军用开水烫伤了右臂”“我非常痛心,至今都忘不了外婆临终前的“唉吆”声”“妈妈像疯了一样,每天拿着一根竹竿到池塘边到处翻死尸找哥哥,天天找,天天哭”等等。这是血泪控诉,这是悲愤倾诉,痛苦的回忆,带血的悲伤,已经刻在幸存者的心灵,也刻在了民族史册。
任凭残暴者多么猖狂,人间总有浩然正气,作为旁观者,他们记录了当时的真实;作为后来人,他们把真相写给世界看。影片《拉贝日记》取材自拉贝撰写的战时日记《拉贝日记》,影片从亲历者角度记录了“南京大屠杀”始末,是证实“南京”事件信息最为完整详实的史料。《魏特琳日记》详细记载了魏特琳亲身经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以及此后数年间日军在南京实施殖民统治的情况。《南京浩劫:遗忘的大屠杀》的作者实地采访多位大屠杀幸存者,并佐以大量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多视角回溯了南京大屠杀这一被遗忘的历史事件,并在书的最后部分探讨了某些势力意图将南京大屠杀从公共意识中抹去的行为。这些著作记录的是历史的黑暗,彰显的是人类的良知,他们把历史的悲伤凝固在文字中、照片中,成为人类永远的警钟。
历史就是历史,谁也改写不了;事实就是事实,谁也掩饰不了。近日,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卢彦名从日本征集获得了两本反映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相册,一本相册拍摄于南京沦陷时期,共有73张照片,记录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即南京碇泊场)常态运作情况的照片系首次曝光。第二碇泊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负责侵华日军的后勤保障工作,还有一项秘密工作——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进行毁尸灭迹。另一本相册里则是150多张南京沦陷期间,侵华日军拍摄的中国守军在南京建设的防空设施的相关照片,照片下方几乎都有相应注释及编码。日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发布馆藏一批日本士兵拍摄的相册,日本士兵伊藤兼男的照片集,贴有他参加侵华战争、并在南京80天期间目睹的日军暴行照片,每张照片都有他本人手写的日文说明,其中一页上有四张照片,内容都是南京大屠杀后城墙外、护城河边被遗弃的累累尸体,他在这页右上角写下一个“惨”字。这些照片或许是为了当时的炫耀,也或许是为了日后的纪念,当然,也有今天的忏悔,但是,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真实,铁证如山,不容狡辩。
铭记历史,勿忘国殇。目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文物史料已有19.4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249套6418件。纪念馆年参观人数超过500万人次。南京大屠杀是历史的伤痕,是国家之痛,是人民之伤,是人类文明最暗淡的时光。奋进是最好的铭记。铭记历史伤痕,不是为了仇恨,而是汲取教训,警钟长鸣,奋进自强。绝对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坚决不能让伤痕再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我们拼搏向前。(殷建光)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