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11.html" class="superseo">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工作正式启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将可以跨省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和报销医疗费用。11月底,淮南市“医保钱包”功能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正式上线,系安徽首家。这标志着该市参保职工医保个账共济打破地域限制,“家庭共享”模式再升级。
医保个人账户实现跨省共济,不只是为个人异地就医提供方便。按照相关政策,参保人可以将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中的“医保钱包”,即可转账给配偶、父母、子女及其他近亲属,不仅能跨省支付被共济人的就医购药费用,还能用于医保缴费。这一政策将丰富资金使用主体,体现家人之间风雨同舟,增强家庭的抗疾病风险能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虽然同为一家人,自己的医保账户上的资金,却无法帮助家人治疗疾病。而无论是理论上分析还是现实层面思考,个人医保账户上的资金,完全归账户本人所有,那么,作为医保个人账户持有人,将自己医保账户上的资金用于帮助家人治疗疾病,既合理,更合情。尤其是,在这样的“共济”过程中,亲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共渡难关,得到了具体而温暖的诠释。亲情,也在“共济”的过程中,愈发浓厚而温馨。
而此前既已实现的个人账户省内共济和“近亲属”共济可谓成效显著。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职工医保个账共济金额达369.08亿元,其中同一统筹区内共济2.63亿人次,共济金额329.75亿元;省内跨统筹区共济1976.29万人次,共济金额39.33亿元。数据是枯燥的,但数据背后的每一次“共济”,对于众多参保人员及其家庭来说,则是解除了一次又一次的燃眉之急。
以此为基础,实现医保个人账户的跨省共济,既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更是求真务实的服务民众之举。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覆盖面及流动地域跨度都是越来越大,频率也是越来越高。跨省共济也日益成为民众的呼声。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全中各地应积极的举措呼应民声。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以“医保钱包”为载体,不断扩展跨省共济的惠民“半径”。从“配偶、父母、子女”扩大至“近亲属”,既要扩大个人账户共济亲属范围,更要扩展共济的地域范围。如此,民众的获得感,也就在一次次的共济中,不断提升。
医保个人账户的省内共济与跨省共济,也有助于盘活“沉睡的资金”。2023年全国医保个人账户年收入及支出均超6000亿元,当年医保个人账户结存累计约1.4万亿元。可以预计,当更多的医保资金投入实际的医疗服务中,能够进一步促进医保资金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得医疗资源在地区之间能够更好地互补,进而提高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如此双赢乃至多赢的惠民之举,我们理应精益求精。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事关亿万流动人口看病就医,必须办好、办实、办妥。跨省就医更便捷,家庭互助更给力,也必将为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奠定坚实基础。(作者 范德洲 李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