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畅
视觉中国 供图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于天津逝世,享年一百岁。她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古典文学学者之一,在唐诗宋词研究上的成就,更是广泛为学界内外所称道。然而,在众多古典诗人才子当中,叶嘉莹对于杜甫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她看来:“杜甫是唐代集大成的诗人,他生而禀有着一种博大、均衡的才性,是一位感性与知性兼长并美的诗人。”
叶嘉莹对于杜甫有如此之高的评价,不仅仅是因为杜甫头顶那“诗圣”的光环,还与二人相近的生活经历有关,这是让叶嘉莹在研究杜甫诗作的过程中时而“心有戚戚焉”的思想根源。
叶嘉莹与杜甫都生活在一个大转折的时代,个人的命运都与时代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叶嘉莹的祖父是清光绪朝翻译科的进士,父亲则从事民族航空事业,而她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知识和兴趣,则来源于其伯父的教诲。此后她考取北平辅仁大学的国文专业,正式踏上了古典文学研究的道路。然而此后的中国社会风云变幻,好不容易熬到日寇投降,内战又吞噬了中国大地,到了国民党统治崩溃的前夜,她随着在军队服役的丈夫到了台湾地区。但是安定的生活仍与其无缘,赴台不久,叶嘉莹随即又因白色恐怖被关进监狱,连她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也未能幸免。
叶嘉莹的经历如此曲折,而作为其研究对象的杜甫何尝不是如此?杜甫的祖父是有着“疏狂”之名的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为家世而自豪,称“吾祖诗冠古”。他的青年时代是在盛唐开放昂扬的环境中度过的,但是当杜甫怀揣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打算到政坛一展身手,却一再科场失利,连小儿子都在艰难等待中活活饿死。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为了追随徐图中兴的唐肃宗,不慎被叛军短暂囚禁。后来,唐军虽然收复了长安,但是杜甫又因为替好友说话触怒皇帝被贬。杜甫经此一事对政治彻底失望,拖着一家老小入蜀,从此踏上了颠沛流离的征途。
相似的时代背景和人生轨迹,使叶嘉莹在研究杜甫诗歌的过程中更多了几分理解之同情。但是,如果认为叶嘉莹仅仅是因为杜甫与自己的遭遇相近而关注他的诗作,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叶嘉莹的《古诗词课》中,她认为杜甫拥有一种“博大深厚的自然感发的力量”。和那些靠创作应酬唱和的诗作来博取上层赏识的同时代诗人所不同,杜甫能够将自己真挚的情感体验和儒家道德实现自然而完美的融合。
杜甫经历了太多苦难,但这些挫折不仅没有磨灭他心中对于儒家道德与理想的坚守,反而使其愈发穷且益坚,正视苦难,进而展露出一种“大庇天下寒士”的真性情。他的诗句里不再只有个人感受,还有那些在战乱中经历着妻离子散和沉重赋役压迫的众生相。这种创作取向的变化,也孕育出“三吏”与“三别”这样的不朽诗作。用叶嘉莹的话说,“杜甫真的是用他的生命、用他的血泪来写作他的诗篇”。即便到了晚年,连实现最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杜甫仍然在岳阳楼上一边用力撑着身体向远方眺望,一边吟诵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千古名句。当叶嘉莹读到此处,联系杜甫彼时所处的生活窘状,更为其心怀天下的气魄所感染,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共鸣。
对于杜甫及其背后深厚的人文精神,叶嘉莹的崇敬之情也绝非局限于笔端,而是将其身体力行。和杜甫一样,叶嘉莹的中年时光几乎都在漂泊中度过,后来她在国外学有所成,取得了一定的身份地位,但其心中仍然记挂着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祖国。1979年她第一次归国讲学便作诗“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由此可见杜甫对其影响之大。当她已经取得国外大学终身教授的荣誉后,仍频繁归国讲学,后来直接定居天津,为大众介绍古典诗词的魅力。到了晚年,她更是将自己的财产悉数捐赠给社会。
对叶嘉莹而言,她这一生经历过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从战争与革命的冲击,到小家庭的生离死别,但是每当有人提及往事,她却始终保持着惊人的平静。显然,这种平静并不仅仅是年龄自然增长的结果,其中也有杜甫作品所承载的那种不变的现实主义与家国情怀,已经悄然融入了她的灵魂深处去。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