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于12月1日在上海举行。截至目前,中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是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元年,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相比传统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等特性,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目前我国“小巨人”企业中近九成是制造业企业,超八成分布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上。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相关领域,“小巨人”企业数量近5000家。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今年,有14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入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占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的43%。
“小巨人”何以能澎湃高质量发展“大能量”?
加大投入,走创新之路。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中最具创新潜能的主体,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生力军。过去很多中小企业处在产业链中低端,由于创新能力建设不足,被竞争替代的可能性较大。为改变这种不利情况,2021—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计划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其中2023年中央财政下达12.7亿元。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小巨人”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7%,平均授权发明专利22项,同比增长三成,远高于同规模企业。
执着攻关,有一技之长。中小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个字,重构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体系:专注细分领域,苦练创新内功,成长为行业内的“小巨人”,从而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当前,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由于它们长期专攻业务领域精尖,虽不是全能手却拥有独门绝技,以撒手锏技术和产品成为大企业甚至是国际知名大企业倚重的合作伙伴;它们不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链主”企业,却可能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配套“专家”,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基石。如位于合肥的安徽捷迅光电技术公司将人工智能与鹰眼相机融合,让机器产生认知,首次实现了对物理特征的有效捕捉,被中国工程院院士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聚焦小众赛道赋能高质量发展。“小巨人”虽然标准化生产优势不明显,但相比于大企业,“船小好掉头”,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方向,研发新产品。“小巨人”虽然标准化生产优势不明显,但相比于大企业,“船小好掉头”,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方向,研发新产品。当前,越来越多“小巨人”企业聚焦全球市场,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寻找新定位。如位于广东东莞的雷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简称“雷茨智能”),创新性地将“磁悬浮”技术应用到工业装备之中,首创空气悬浮轴承和三元流涡轮技术,并在磁悬浮控制器、磁悬浮轴承传感器系统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使得成本大幅下降。正如公司创始人兼总裁吴炎光所介绍,曾经2万元创业起家的雷茨智能,如今年营收过亿元,是业内少数兼具空气悬浮风机和磁悬浮风机双重核心技术的公司。
“小巨人”托起“大创新”,撬动“大发展”,澎湃“大能量”。期待有更多的“小巨人”企业,继续厚植创新沃土,拓宽产业发展“新赛道”,瞄准目标扬我所长,不断激发巨大潜能和创新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