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江主题采访活动这两天分别走进杭州桐庐梅蓉村和舟山定海新建村。通过深度挖掘乡村之美,浙江不断激发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杭州桐庐桐君街道梅蓉村村口,一条长500米的水杉大道正迎来色彩斑斓的最美时节。大道一侧的稻田里,坐落着村里的网红打卡点——“漠画肆季美学生活馆”。这里曾经是农民养猪和磨豆腐的土房子,如今不仅有美丽的田园风光,还有风幔长廊、竹节帐篷……主理人霍繁来自宁夏,因这里优美的风景而留下,现在也正把闲适的田园生活体验带给每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咖啡厅喝个下午茶,拍拍照。去我们的手工作坊,亲身参与一下皮具、木作,烧个陶瓷,烧个杯子。再加上我会跟客人去建立一种沟通聊天,介绍一下当地的一些特色。他觉得来这边他是充实的。”
榨油坊改造成乡村咖啡馆,鸡棚改成吉木丘林农场……选准艺术乡建赛道,两年时间里,梅蓉村完成了二十多个建筑艺术化改造项目。为了打造“四时不同”的田园风光,村里还制定了每季农作物种植方案,油菜、高粱、水稻……种粮食的同时也“种”风景。去年举办艺术节期间,3天吸引6万多人次到梅蓉村打卡,实现旅游收入5000多万元。桐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潘萍萍告诉记者,他们正全力将梅蓉打造成为“精品民宿村”,让村民从乡建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我们把原来准备投入到外立面改造的钱是变成了以奖代补。根据你参与运营的这个程度,来确定补助的力度。村民有多余的房间,我们可以委托我们的国企的民宿平台来统一接单,然后来统一进行运营,鼓励他自住一层,其他拿来赚钱。”
光明网记者赵鹏超第一次来到浙江,他说:“这边的整个乡村发展其实是非常出乎我意料的。能够感受到现在很多好的一些生活体验,在浙江的乡村现在不是一个个例,是慢慢地离百姓生活更近的。”
在舟山定海区新建村,文艺范十足的打卡点同样随处可见。走进村里的乡村艺术馆,里面色彩明丽、形态各异的渔民画让人眼前一亮。这些画工精湛的作品绝大多数出自村民之手。从事渔民画创作的艺术馆馆长张高俊说,为了弘扬舟山海洋文化,打造村子的文化品牌,他从2012年开始教村民学画,“把农村里老百姓集中起来培训,当时老百姓不愿意也不懂艺术,我就一家一家去跟他们说,最小年龄60多岁,最大的是83岁了,他们愿意到这边来学习,我们就免费交。”
如今每个周末,都有村民自发前来学习渔民画,村里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这些年,上门学习、求购渔民画的人越来越多,新建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目前,村子已与中国美院等27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研学、艺术采风、文化交流等活动。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民宿、餐饮、农产品、文创产品销售等相关行业长足发展。
中国妇女报记者姚改改对于新建村用艺术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做法,竖起了大拇指:“就是你很难想象在海岛的一个偏僻的山村里面,能有这个农民画,农民的创作能力就比较强,它的艺术还确实挺漂亮的,而且还能产生经济价值,我觉得这点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