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钢铁丝路”横贯山川,构建起兴边富民的“黄金大通道”。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以来,中老铁路已悄然走过三个春秋。三年来,累计开行旅客列车超过6万列,发送旅客超4300万人次,运输货物483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1060万吨——这些数字是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对沿线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促进经济发展乃至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诠释。
一条铁路,铺就“经贸往来、产业发展”兴边图。中老铁路依托其卓越的运输能力和广泛的辐射效应,陆续推出“澜湄蓉欧快线”“沪滇·澜湄线”“中老国际冷链”“中欧+澜湄快线”等货运产品,对内联通我国31个省(区、市),对外辐射至老挝、泰国、柬埔寨等1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让中国制造的机电产品、农产品以及老挝、泰国的天然橡胶、热带水果“双向奔赴”,有力促进了边疆地区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
据统计,自中老铁路通车以来,累计进出口货物突破1000万吨,品类3000余种,货值超400亿元。中老铁路铺就的“兴边图”,让云南从边陲“末梢”走向开放前沿,一跃成为“一带一路”上民族团结与繁荣发展的新典范,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
一列火车,领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富民路。一列列飞驰的动车,带来八方的旅客。中老铁路开通后串联起西双版纳、琅勃拉邦等旅游圣地,极大方便了国内外旅客游览沿线人文古迹和自然景区。雨林徒步、亲子研学、康养旅居等多种形式不断涌现。国际旅客列车、“坐着火车游云南”旅游品牌、省内环线旅游列车接连上新,为沿线旅游市场带来了强大的拉动作用。以西双版纳为例,今年前三个季度接待国内外旅游者高达5591.66万人次。人流汇聚,也让沿线交通、住宿、餐饮等多行业蓬勃发展,推动了咖啡、茶叶、热带水果等农特产品“出圈”。中老铁路犹如奔涌的“大动脉”,让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快速流动,让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旅客汇聚一堂,共同开启乡村振兴“幸福门”。
一根纽带,串起“深度交融、繁荣稳定”的民族情。中老铁路穿越多个民族聚居区,将哈尼族、拉祜族、傣族等民族群众紧密相连,共同书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70多年前,普洱当地民族代表舟车劳顿,历经20多天前往北京参加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节。观礼归来,共同立下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如今,普洱的群众通过中老铁路乘动车一天就能抵达北京。时代在变迁,见证了民族团结的力量。中老铁路不仅为沿线各族人民带去了富足的生活,更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列车上的民族主题餐车,民族语言广播、民族歌舞联欢,车站里的民族团结誓词碑文化雕塑、民族团结文化墙、民族文创品小展台,都加深了国内外旅客对沿线民族文化的了解。各族人民将用这条“钢铁丝路”串起民族团结情,把“边”与“城”的遥望变为唇与齿的相依、心与手的相牵、情与感的相连。
中老铁路启新航,丝路新程绽华光。3年来,“钢铁丝路”纵贯山峦、横穿江河,一幅兴边富民的画面一帧帧在眼前铺陈开来。物畅其流、民心相通、文化互鉴,中老铁路以其强大的活力和潜力,为沿线民众的幸福生活按下了“加速键”。(文/向攀 于宙玉 图/栗也茹)
编审:唐佳蕾
【责任编辑:马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