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应该“长”在一座城市中。它不应止于悠悠书香,还能成为“超级链接器”,触发人与人、人与社区的情感互动。
明年1月1日起,《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将施行。这座书香四溢的城市,迎来了“定制”的地方性法规,一方面,呵护书友们的“体感”,明确鼓励提供延时服务、错时服务、建立数字阅读服务平台;另一方面,打开思路,公共图书馆柔软地嵌入城市角角落落。
有人期待,引入社会力量的奇思妙想,为运营相对单一的社区图书馆注入神采;有人希望,多举办读物推荐、读书交流等互动活动,从他者观照内心世界。这些实践中兼具流量口碑的探索被逐一纳入法条。
“这部聚焦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性法规,不只为健全本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法治保障体系,引领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也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作出贡献。”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工委主任阎锐解释。
延时错时开放,让书香便捷可及
“长”在城市里的公共图书馆,要便捷可及。
对书友来说,这个问题可具象为——公共图书馆究竟开放多久?倘若所有图书馆都24小时免费开放,大量人力物力资源难免浪费;但所有公共图书馆都“朝九晚五”,那么势必有一部分夜归人无法享受到公共文化资源的供给。
《条例》进一步明确“开放时间”:公共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并应当有固定的开放时间;鼓励公共图书馆根据公众需求和自身条件,提供延时服务、错时服务。
调研中,部分街道图书馆负责人提出,希望相关部门配套细则时进一步明确市级、区级、街道等不同层级公共图书馆开放时长,最好能从更大范围内制作一张“公共图书馆地图”,让毗邻图书馆更有的放矢、错峰开放、科学配置资源,也让周边群众无论何时都能就近就便找到丰沛精神养料的容身之所。
打通数字资源壁垒,鼓励建设共享平台
“长”在城市里的公共图书馆,要妥帖关照全人群“精神充电”的需求。
陕西南路235号,黄浦区明复图书馆。这幢“年逾九旬”的老楼,前身为中国第一座公共科技图书馆——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 馆长王巍近来细心观察:馆内年轻人变多了。数字时代浸染之下,不少年轻人更钟爱听书或翻阅电子书。可问题随之而来。从目前运营形式来看,各图书馆大多自购电子图书版权,各馆之间数字资源并未打通共享,导致电子图书、电子有声读物等数字资源的品种和数量十分有限。数量之外,电子图书的更新速度较慢,不少常来常往的年轻读者常觉不够解渴。
馆方打出差异牌的石库门特色主题阅览室倒颇受好评。除大众书目外,馆方还自掏腰包拍摄了《红蓝绿——石库门的三原色》等连环画专题纪录片,彰显地域特点和数字文化特色,每月更定期举办专题活动,以活动流量黏住固定客群。
明复图书馆的现象并非个案。结合《条例》调研,复旦大学地方发展研究促进会与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图书馆联合发起了一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针对馆藏资源的需求,63.16%的受访者希望“增加数字资源”。此外,由于毗邻高校园区,周边居民对于外文图书文献的需求也较突出。
《条例》进一步明确,鼓励公共图书馆建立数字阅读服务平台,增加数字资源的品种和数量,并配备相应的数字阅读设施设备。此外,市、区公共图书馆应当对乡镇(街道)公共图书馆提供数字资源服务和技术等方面支持。
社会力量参与,“阅读品牌”注入新意
“长”在城市里的公共图书馆,也应时时注入新意。
本月启用的虹口区青云书局(广中路街道图书馆),或许会颠覆人们对街道图书馆的传统印象。外部有宠物乐园,内部混搭咖啡吧,与其说是图书馆,不如说它更像一处公共文化新空间。
空间焕新,源于周边居民的现实需要。该街道图书馆旧址坐落于广中二村小区,这一售后公房的公共空间实在有限,很难满足居民的公共文化需要。建设新馆时,街道专门邀来经验丰富的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操刀”,双方合力打造“青云书局”品牌,并开展整体运营。服务内容不止于阅读,还包括党建团建、专题讲座、艺术展览、文化沙龙、教育培训等。
乡镇(街道)公共图书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运行和管理,这一从基层实践中探索出的好经验,一路被认可、推广到如今写入法规。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向义海认为,这充分体现出上海着力提升公共阅读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品质化水平。
除馆藏丰富的市、区两级大馆外,“家门口”小而美的街道图书馆需要注入更多专业力量做精做优。不只局限于企业,《条例》也鼓励具有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的个人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开展公益性推广活动,联合打造阅读品牌。
文:王嘉旖
图:邢千里
编辑:傅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