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怒江之韵 民族之美 | 听:丰收的喜悦
【编者按】怒江,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孕育了璀璨夺目、多元共融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传承与深切的民族情感。傈僳族的木刮、摆时与优叶,普米族的四弦舞乐,怒族的哦得得,独龙族的门租……在怒江,民族音乐如同一条悠长的河,潺潺流淌于各族儿女心间,奏响各族群众美好生活的华章。
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学习强国”怒江学习平台推出“怒江之韵,民族之美”系列策划,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悠扬的旋律之中,感受怒江民族音乐独有的韵味与魅力,体验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领略怒江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绚烂的民族风情。
怒江之韵 民族之美|听:丰收的喜悦
隶属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以普米族命名的自治县。据民族传说和文献记载,普米族是我国古代广布于西北地区的古羌人中的一支,13世纪中叶以后,陆续迁入云南定居,从事半游牧半农耕的生产生活,兼及狩猎和手工业生产。
迁居红土高原,普米族先民用收获的粮食酿出“醅”酒——“壤偌澈”,孝敬族群部落里的老人。和新酒一样醉人的还有与酒同名的丰收调《壤偌澈》,在传承发展普米族传统民间音乐的同时,融入多声部和声与打击乐,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声音”,成为普米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动乐章。
普米族的民间歌谣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普米语统称为“咧咧(哩哩)”或“哲(者)”,有古歌、礼仪歌、劳动歌、情歌、苦歌、儿歌、叙事长诗等类型。其中古歌和叙事长诗最具代表性,如《欛沯(bà zá)贤鞑》歌,一般在岁时节庆、婚丧嫁娶、乔迁新居等民俗中以相互对答的方式吟唱,无伴奏而有伴唱,也不限于独唱,歌词回环复沓,歌声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象征吉利与祥瑞。
普米族民歌比较突出的音乐个性就是跌宕豪迈、厚重粗犷、情感真挚,在奔放洒脱中充满乡土气息,具有遥远空旷的心灵律动,以及强烈浓郁的高原山区原生态风格积淀。歌声中,我们似乎可以洞见,身着盛装的普米族人,欢歌起舞,庆祝又一年丰收的喜悦。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学习强国”怒江学习平台联合出品
统筹:唐莉娜 赵家琦 谢宇
策划:杨吉娟 陈卓 李怡
文稿:周鑫 韩艳慧 杨吉娟 李智杰 和函荣
音频:周鑫
海报:段孝钊
编审:刘宝琦
支持单位:兰坪县委宣传部 兰坪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