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不是关心群众最近生活上有没有遇到难题、该如何解决,而是拍张照、填张表,往督查考核群一发,拍屁股就走……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单位和个人避实就虚,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结果是把影像发到了群里、痕迹留在了纸面上。错把“痕迹”当“实绩”,甚至走向新的“痕迹主义”现象,值得警醒。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创造出一番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确实需要留下点痕迹,需要后人去总结、去推广,这本无可非议。一旦泛滥成灾,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痕迹主义”都有害无益。它是形式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形式主义泛滥成灾的结果。留下“痕迹”不如留下足迹,因为工作成绩都是“撸起袖子”干出来的,不是滔滔不绝说出来的,也不是龙飞凤舞写出来的,说得再美,写得再好,不干都是空的。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能不能下得去、坐下来,坐得住、坐得长,也是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高低、民主作风好坏的一种检验。心甘情愿“坐得住”,群众才会把你看作最亲近的人、最知心的人;推心置腹“坐得长”,才能紧紧抓住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个个问、件件捋,更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找准、抓实、办好。因此,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带着问题去调研,融入群众找答案,坚持多下基层、赴一线、沾泥土。涵养“把矮板凳坐稳”的为民情怀、激发“把冷板凳坐热”的责任担当、砥砺“把热板凳坐正”的高尚品格,群众才会“愿意说”“说得开”“说得实”,摸清群众的“痛点”“难点”,摸清政策施行的“堵点”“断点”,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