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记者王迟)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冬明春珠江流域西江、北江天然来水较常年偏少1至3成。
如何保障珠海、澳门等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在11月22日水利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吴小龙对此进行回应。
水利部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迟 摄)西江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线”蓄水情况总体良好
吴小龙表示,珠江委提前部署,科学调度,持续做好储备、调度、协调工作,目前西江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线”蓄水情况总体良好。
截至11月21日,“第三道防线”西江上游天生桥一级、龙滩、光照、百色4座骨干水库有效蓄水量169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近2成,可满足枯水期持续向下游补水需求;“第二道防线”西江中游大藤峡水利枢纽目前的水位已接近正常蓄水位,有效蓄水量超过13亿立方米,已经做好实施“压咸补淡”的调度准备;“第一道防线”珠海当地供水水库群总有效蓄水量5130万立方米,基本实现“灌满门前水缸”。
“这主要得益于今年入汛以来,水利部坚持旱涝同防同治,提前组织珠江委在防御流域历史罕见13次编号洪水的同时,全面开展了供水安全保障各项工作。”吴小龙说。
据介绍,珠江委提早编制了《2024—2025年珠江枯水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方案》,科学制定供水保障应对措施。今年汛前控制西江上游骨干水库有序消落水位,汛期会同流域各省(自治区)调度全流域水工程拦洪超过110亿立方米,确保了防洪安全,同时有效增加了雨洪资源,为枯水期供水保障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提前实施龙滩、大藤峡等西江骨干水库汛末蓄水调度,增蓄水量35亿立方米,持续筑牢供水保障防线。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密切监视流域雨水咸情发展,筑牢流域当地、近地、远地梯次供水保障 三道防线 ,在咸潮严重影响期间及时启动 压咸补淡 应急水量调度,全力保障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吴小龙强调。
加快推进珠江流域数字孪生水利建设 增强应对极端天气能力
当前,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供水安全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从极端天气变化风险看,近年来,颠覆传统认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水旱灾害趋多趋频趋强趋广,极端性、反常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从高质量发展要求看,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纵深推进,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逐步放大,与之相匹配的城市群供水保障率要求更高。
王宝恩强调,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水利部门要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完善取水监测计量体系,严控高耗水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非常规水利用,加快节水科技创新应用,不断推进节水产业化和产业节水化。
此外,王宝恩指出,要按照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在大藤峡水利枢纽、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等已建骨干工程的基础上,科学谋划流域、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提高城乡供水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等工程前期工作,提升咸潮上溯期间区域引水能力和蓄水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干旱咸潮灾害影响。
“各级水利部门特别是流域管理机构要统筹各行业、各部门用水需求,坚持全流域一盘棋,做好水工程联合调度。”王宝恩强调,第一,加快推进珠江流域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完善数字孪生“四预”平台,提升抗旱“四预”水平,增强应对极端天气能力;第二,建立梯级水库群与水网工程联合调度技术体系,加强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协调,最大限度发挥水工程联合调度综合效益;第三,完善梯级水库群及水网工程联合调度的体制机制,建立沟通顺畅、衔接严密、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确保调度指挥指令畅通、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