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 娟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产学研协同是一种综合性的创新发展模式,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催化和推动作用,其通过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开展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产学研协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保障形成新质生产力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部署,“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关键是将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三者有效结合,其根本就是开展产学研协同。
坚持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打通产业链的痛点和堵点,消除产业界和科教界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障碍。通过高校形成的基础研究成果需要经过中试、迭代、产业化全过程及时应用到产业和产业链上。企业和金融资本希望及时对接高质量、可转化的最新技术成果,企业作为创新决策主体、研发投入主体、科研组织主体、成果转化主体,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现高校基础研究和高素质人才、科研机构重大科技突破和技术成果与实体企业有效结合,加快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
产学研协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当前,全球经济结构和科技格局快速变化,我国经济面临着通过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科研机构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而企业具有市场需求和实际应用的经验。一是高校可以为企业、科研机构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和先进的科技成果,企业和科研机构也可以了解高校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能力,为自身适应时代的发展获得更多支持和帮助。二是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如创新创业平台、实践实训平台等,能够促进技术交流和重大项目合作,有助于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高水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是通过产学研协同畅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有效连接,促进重大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最终实现科技成果价值最大化。
产学研协同培育高素质人才,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人才是强国之本、竞争之基、转型之要,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高素质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亟需为高素质产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科技的变革和大量新兴产业的涌现,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教育方法和内容提出了变革新要求。一是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接轨。高校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变化,需要进行专业结构和教学方案的调整优化,以促进专业与产业的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实现高校教育与产业资源的优势互补。南京工业大学实施“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实习实训—工程设计”贯通的课程实践教学,以“吸纳企业新技术、制定专业新标准、开发课程新资源”的课程建设路径,实现了产业链和专业群深度耦合,全面提高学生“专业+实践+创新”综合能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岗位适用性。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创新拔尖人才国际化培养力度。高校应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经验,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教师对国际最新技术和行业需求的认知,着眼世界科技前沿技术和产业开展教育教学。三是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和产学研协同育人。高校通过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全面化。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核心在于将教育、科技、产业紧密结合,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科技创新,共同培养符合新兴、新型和新生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有效提高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本文系2024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新工科视域下高校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Z20240330〉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