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德
偶尔“看一看”、闲时“刷一刷”、随手“拍一拍”……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为广大未成年人拥抱世界、放飞梦想创造了无限可能。然而,一些“隐秘的角落”同样值得警惕——网络沉迷、网络诈骗、网络欺凌……如何共同织密保护网,让广大未成年人享有更多安全、健康的网络空间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每个人紧紧相连。对于广大未成年人而言,互联网更是他们拥抱世界、放飞梦想的重要窗口。然而,正如硬币的两面,网络在带来便利与机遇的同时,也潜藏着诸多风险与挑战。如何让广大未成年人享有更多安全、健康的网络空间,无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今年国庆假期,河北廊坊的张女士与孩子之间上演的手机拉锯战,无疑是这一问题的缩影。面对孩子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张女士和丈夫虽然尝试通过制订户外活动计划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但无奈以失败告终。这一现象并非个例,而是反映了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的普遍性。据《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且“触网”年龄越来越低。这一趋势无疑加剧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的严峻性。
面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这一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未成年人与网络隔离,而应积极培养他们的网络素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的观点颇具启发性,他认为要积极培养未成年人辨析数字信息、利用数字技术、预防数字风险等能力,帮助他们积极融入数字时代。这一观点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了对未成年人成长规律的尊重。
在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过程中,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家长应树立榜样,提升自身的用网能力,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同时,校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多地结合“爱心暑托班”“开学第一课”等常态化活动,让网络安全意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形成了“家、校、社”三方联动的良好局面。
当然,守好网络安全之门,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种网络乱象。今年以来,网信部门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累计清理拦截涉未成年人违法不良信息数百万条,处置账号十余万个,关闭下架网站平台两千余个,有力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此外,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清朗网络空间和良好网络生态。
总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网络乱象,同时也要积极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引导他们安全、合理地使用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守好网络安全之门,让广大未成年人健康、快乐地“触网”,在数字时代中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顾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