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是一个社交场域、一个舒压空间、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个城市的地标。如今的年轻人所探寻且愿意为之买单的,不只是纯怀旧的烟火,更需要符合时代特征,适应当下生活的新烟火。
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文林社区亦是如此,在社区党委领导下,通过基础设施提升、服务环境优化,赢得了商户、居民的积极响应。久居于此的人们,通过自己的方式,重新认识周边、重构附近,一同造就和谐的邻里关系,并带来充满烟火气的丰富业态。
从一场自救行动说起
“冬季,你可能在昆明主城区看不到雪,但是你能在文林街淋一场银杏雨。”这是文林社区党委书记孟云清向外地朋友推介昆明时,必说的一句话。
其实何止于此。翠湖四时,各有生动,春天的樱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银杏、冬天的海鸥;幸会文林,别有洞天,沿街踏金黄的银杏叶,在拐角处的书店遗世独立,三两好友相聚甚欢,一人独行也不孤单。这是近年来文林社区的文化生活新场景,传统与现代碰撞,烟火气、文艺范兼有,新经济、慢生活兼具。而这一切的缘起则是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发起的自救行动,带来的是市井与艺术交融的社区文化。
文林社区因文林街而得名。2020年底,原文化巷社区和原翠湖北路社区合并,文林社区挂牌。社区东起丁字坡,南临翠湖公园,西至东风西路,北接一二一大街,涵盖了居民小区53个,商铺居民区交错分布。
几年前的文林社区是这样的:文化巷占道摆摊经营,居民投诉不断;文林街白天没多少人,夜晚酒吧音乐、客人吵闹声一浪高过一浪。
“我毕业后就定居在这里,翠湖附近环境适宜,人文气息浓厚是让我很着迷。”社区居民王建隆已经在文林社区居住了10多年,他喜欢“日咖夜酒”的生活,叫上一堆好友在路边烧烤摊大快朵颐,或是在一个个充满文艺的小店与巷道间徘徊,是他最初定居文林的理由。然而,时间久了,王建隆也开始感受到一些作为居民的烦恼。“头一天晚上撸串是很爽,但是第二天出门鞋子被道路上的污油黏住很难受。平时觉得人多车多显得热闹,但真遇上急事,因为拥堵,只能走出去很远才打得到车。”
为改变现状,文林社区下决心开展整治,这是一场以社区党委为主导,商户、居民共同参与的自救行动。“几年前,在与云师大附小党委、云师大实验中学党委等7家驻区单位联合建立社区‘大党委’的基础上,文林社区党委紧盯临街商户这一庞大群体,成立文化巷街区党支部。”孟云清介绍,因文林社区商户嵌入居民区实际,经济往往连着商户的利益、居民的生活,社区党委、街区党支部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商户意愿,团结辖区商户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吸引人流、抱团发展,并充分发动居民参与,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以此保证各方的利益,达到商居共融的良性循环。
“社区为商户们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商户们也积极为社区治理添砖加瓦。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组队看望慰问社区老人、为孩子们讲解街区历史、参与小区环境整治等。”孟云清说,卡夫卡咖啡店主理人张颖自掏腰包将民强巷改造成巷巷美术馆,挖掘整理了当年汪曾祺先生在此地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非常文林”成员、文林美术馆馆长包理斯带头在街区配电箱、街巷墙壁、小巷路面等地绘上创意彩绘,让街区涂鸦文化远近闻名。在天君殿巷开辟出的120平方米的街区公共服务阵地“文林驿”,面向快递小哥、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劳动者开放,让他们有个歇脚地和避风港。
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工作与群众工作紧密相连。在社区党委指导、街区党支部策划、商户参与下、居民支持下,以商户为主的自治组织成立并取名“非常文林”,约定党建引领、诚信经营、共治共享等规则,以及活动引流、文化引流经营策略,共同策划开展活动。同时设计出了街区游玩攻略路线图,以党员业主、商店老板为原型设计了卡通人物明信片、书签等文创产品,并赠送给街区游人、商户居民,文林街片区商居融合发展有了形象标识和推广载体。尔后,“巷巷美术馆”、人间四月天读书会、图书漂流等文化载体从无到有、出新出彩,街区人气越来越旺。2024夏季文林街咖啡文化节,更是将街区人气推向了高潮,30多家咖啡店参与进来,日营业额最高增长了约5倍。
小巷风波揭示“九巷十三坡”前世今生
文林街卡夫卡咖啡书屋外,一棵三角梅正在盛放,树叶如瀑布,造出一个幽静的空间。2021年7月的一天,一场雷阵雨让巨大的三角梅颓然而倒,压倒了咖啡店的凉亭,砸倒了旁边的围墙,横在民强巷口。后面的日子,主理人张颖本想为三角梅带来的损失明确权责归属问题,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在与周边一来二去的联系中,发现眼前这条巷子是汪曾祺曾经住过的地方。
民强巷狭而不长,却独有一份幽深与安静。汪曾祺在散文《觅我游踪五十年》中记下了在这生活的点点滴滴。谁也不知道,“三角梅瀑布”撞倒了那堵墙,让沉寂于书本的历史也“破墙而出”,翻开了文林街发展的崭新一页。
发现民强巷背后的故事,牵出了以翠湖为核心的文化根脉——“九巷十三坡”。在张颖的发动下,商户们开始探究起“九巷十三坡”的前世今生。丁字坡、贡院坡、小吉坡、先生坡、桑梓巷、仓园巷、文林街……他们通过闲谈分享着关于大街小巷的共同记忆,并为街巷赋予更多文化意义。张颖和小伙伴们主动策划,把民强巷打造成了展示当地居民和商户摄影绘画等艺术作品的“巷巷美术馆”,骑车兜风的小情侣、钟表店修表的老师傅……一幅幅照片记录着文林社区的人文生活。
此后,张颖与周边商户一起策划了“九巷十三坡”的周边咖啡馆打卡地图的活动。在打卡过程中,不少人了解了“九巷十三坡”的历史,先生坡曾是文人聚集之地,西仓坡曾是闻一多居住过的地方……打卡的路线与文化印迹相互交叠,来自一次次头脑风暴的创意活动,为周边的咖啡馆、小店铺引来了客流,商户们感受到这些文化活动对品牌宣传、产品展示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已有近20家商户自发形成“非常文林”商户联盟,在街道、社区号召下,“银杏艺术节”“咖啡文化节”“克文林·慢享受”“翠生声”音乐市集以及翠湖“摩登雅集”品牌IP应运而生,商户联盟持续举办咖啡文化节,“非常文林”逐渐成为一个社区文化IP。街道社区、商户、居民,合力为文化发掘、文化活动添柴加薪,不断彰显社区文化的聚集效应。在地商户联盟组织实施各类活动,华山街道积极协调交警、城管、派出所等部门,做好报备、保障、用电、院坝停车等工作。通过活动,街道、社区与在地商户建立起了亲清政商关系。
开展活动也好,共建共治也罢,已不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以文化内涵引流,以文化聚合力量,商户们在社区的大大小小的事务中,有想法,有担当,有参与自治的内生动力,助推文林社区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互相监督、抱团发展的治理方式。历史文脉和现代文化相互交融,融在了文林街的巷里巷外,融在了在此生活的街坊邻里,融在了寻常巷陌小店的生意经里。
像先生们一样漫步先生坡
“文化这个词的含义,可以在先生坡具象化为一幅字画、一方印章、一杯清茶、一捧鲜花、一次热舞……可以是任何美好的东西。”“摩登雅集”主办方负责人陈云龙说,一直以来,陈云龙及其团队致力于走访各类店铺的主理人,并将他们联合起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
“自首期摩登雅集举办以来,我们在先生坡已举办了8期摩登雅集,有几期过于火爆还要限流。每期‘摩登雅集’都呈现了丰富多元的消费经济新形态,并形成了文林街商户、居民共同的朋友圈。”陈云龙介绍,“‘摩登雅集’是一种气场,吸引着有着相同气息的人们,发掘出不同背景、年龄和品位的人的共性。”“摩登雅集”举办时,住在楼上的女孩会在街边拉小提琴,白头发的南侨机工后人带着口琴从家中来到街边咖啡店,大家会驻足并跟着哼唱。
先生坡介于文林街与翠湖北路之间,沿坡而上,你会遇到画廊、西装高定店、咖啡店、餐厅、花店,还有一路的靓女潮男。举办“摩登雅集”期间,每个小摊都会装扮得别具一格,摊主们像朋友聚会一般坐在一起,在你家玩罢后来我家闲坐,带着路过的赶集人像先生们一样漫步先生坡。这是“摩登雅集”上的寻常。
“青石灰砖铺就的小坡上,‘先生’二字提醒着昆明人的文脉记忆。”陈云龙说,当年的先生们如果能看见这番景象,想必都会感叹这届年轻人真会玩。
今日的先生坡,无觅当年漫步的先生们,但见持书老者教授稚童的铜像立于坡上。陈云龙常常闲坐于铜像旁的椅子上,他总会想:“先生坡自带气质,汇聚了众多先生们集聚于此。而今,先生坡依托‘摩登雅集’,吸引了众多青年人加入文林社区这个朋友圈,除了好的政策和服务,更得益于精神上的归属和热爱。”
“当下,文林社区致力于以‘九巷十三坡’等历史街区为空间载体,培育更多优质文化消费空间,打造更加多元的业态。”作为在地商户,陈云龙表示,将积极响应社区号召,联合更多主理人,进一步扩大文林朋友圈,吸引更多相同气质的人,推动发展服务大局,将社区打造为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融合标杆。
融合艺术与日常的昆明街头新风景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交流委员会委员、昆明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昆明市五华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由职业专联会副会长……在一众头衔里,包理斯最在意的或许是文林美术馆馆长。
从童年时代,包理斯就生活在文林片区,新建设电影院就像是他来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另一个家。随着时代变化,胶片电影进化成了数字电影,原先用来堆放胶卷的片库空置出来,被租用于电玩城,因为治安问题,几次整改后又成为理发店。2016年,从澳大利亚学成归国的包理斯看上了家门口这块地方,原先他想开一家精品店,实地考察后他发现地面的100多平方米空间下暗藏着近600平方米的巨大空间,不利于商业经营但恰好适合展览。不久后,昆明市首家夜间开放的美术馆——文林美术馆开放。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展,但那个时候要等放学和父母下班,大多博物馆美术馆都已经关门了。所以我想开一家不仅可以给大家免费参观,还可以随时参观的艺术空间。”这一创新,使得文林美术馆成为昆明众多文艺青年和学生的热门去处。
虽然搞艺术多少有些自由散漫,但学习文化传媒管理的包理斯深知商业原则的重要性。他对作品的原创性、意识形态领域的把控从不松懈,艺术馆提供场地租赁、委托办展、活动包装策划等业务,对名人画家和普通创作者一视同仁收取费用,形成了良好运营模式。
本着打破文化艺术与大众之间的隔阂,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艺术的初衷。文林美术馆的展览内容尽可能地丰富多样,包括了青年艺术家们的画作、老昆明的历史照片、重大党政主题展、哲学与抽象艺术等多种门类。
为了进一步拉近文化艺术与公众的距离,使艺术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包理斯盯上了附近的天君殿巷。“这原本是一条普通的红砖巷,云南大学一些留学生喜欢来此涂鸦,也逐渐带动了很多本地年轻人。他们之间还存在竞争,彼此的风格也不一样。我就想是否能有统一的规划,形成一个公共的艺术空间。”包理斯的想法与附近的卡夫卡咖啡店主理人张颖不谋而合,在与文林社区沟通后,两座最接地气的“巷巷美术馆”在文林社区孕育而生。“大部分人其实不会专门去看展,通过这样的形式,在大家日常必经的路上实现了一种美学展示的功能。”而今,“巷巷美术馆”已经成为昆明热门的网红打卡地。
对于跟包理斯一样的很多商户来说,在文林社区开店不单单是享有这份独有的文艺气息,也是希望能参与其中。银杏树落叶时,他会邀请昆明风景画协会的画家来文林街,以银杏为题,漫画街景的同时,也把路边萨尔瓦多等商铺囊括进去。他们把街上的配电箱当作画板,跟国内外的知名插画师谈好版权,将年轻人喜欢的图案搬上去。
“对于生活在文林街的人来说,这里不仅是游客爱来的昆明地标,还是一个艺术文化交流的场所,更是一个身心都能得以滋润的幸福家园。”包理斯说。
在人类学教授项飙的笔下,基于物理空间、社会关系和文化认同的“附近”是逐渐从人们生活中淡出的概念,但在文林社区,历史不再是尘封的记忆,一个充满烟火气、文艺范且富有新经济活力的“附近”正在重构。
云迹青年融媒工作室 出品
作者:普孟秋 朱婧 吴沛钊
编辑:徐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