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湖南省委网信办、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省电影局联合主办的“光影创新”第三届湖南省微电影大赛目前已正式进入1个月征稿倒计时。本届大赛亮点频出,广受关注,经过近三个月的宣传发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影视创作团队、微电影爱好者、高校师生踊跃投稿参赛,让三湘四水澎湃着微电影创作的激情。潇湘电影集团联合红网特别策划《光影创新·主创面对面》系列报道,直击剧组一线,与那些用光影描绘湖南创新故事的微电影主创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创作主张,更感受故事背后,“敢为天下先”的湖湘创新精神。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汪衡 通讯员 徐颖洁 长沙报道
一头在边界地区走丢的大水牛,一场联动湘、粤、桂三省的区域司法协作,一次“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一部将温情故事与法治精神融汇一体的微电影……
在“光影创新”第三届湖南省微电影大赛的投稿作品中,有不少围绕“司法创新”主题创作的微电影,《边界丢牛事件》就是其中之一。这部影片由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宣传部、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永州冲锋号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永州籍导演陈梦华执导。
微电影《边界丢牛事件》剧照。剧组提供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以一桩发生在湘、粤、桂三省交界地区的丢牛案为切入点,展现了以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为代表的基层法院在处理跨省区纠纷时的创新实践。更在微电影创作中赋予了真实的情感升华,反映出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跨省域矛盾纠纷综合化解机制带来的温暖和便利。
从湖南失主的“焦急寻牛”,到广西拾牛者的“意外之财”,再到广东买家的“无心之过”,影片用朴实的影像风格记录了因丢牛而引发的一连串事件,也定格了事件背后,基层司法工作者们积极探索适合跨区域司法协作的模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美好“枫”景。
为了追求影片真实感、体现地域文化、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边界司法,剧组横跨夏秋两季,深入江华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景,包括清新自然的东冲河村、富含历史底蕴的宝镜、拥有淳朴风貌的小圩清塘村等浓缩了地方文化与乡土风情的地方,为影片创作增添了“泥土与露珠”的气息。
微电影《边界丢牛事件》“主角”水牛。剧组提供在拍摄过程中,剧组的特殊“演员”——一头被当地称为“牛王”的大水牛,让拍摄乐趣频出。作为贯穿影片主线的角色,它不仅因其在剧情中的“明星”身份备受关注,还因其桀骜不驯的个性成为了拍摄难点。它常常在池塘里“随性泡澡”,甚至一度中断拍摄进程,令剧组人员哭笑不得,而这些独特经历,也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生动的幕后故事,为司法过程增添了温度与人情味。
“这不仅仅是一部展现司法创新的微电影,更是一次对地方文化的深情致敬。”导演陈梦华如此说道。为此,主创团队特别邀请瑶族与壮族儿女参演,把民族文化融入“丢牛”故事中,将民族艺术寓于“寻牛”情节里,使影片在司法叙事主线之外更添一抹瑶族民俗风情,不仅彰显了司法为民的精神内核,更在镌刻了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微电影《边界丢牛事件》剧照。剧组提供“创新就是用好故事,讲述创新实践,传播创新精神,让更多人具有创新意识。”陈梦华表示,主创团队在微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将趣味性与实际性相结合、法制与民生相汇聚、民族团结与乡村生活相交融,以看似平凡的丢牛案件为切口,运用独到的对话设计以及剧情走向再现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过程,反哺湘粤桂“睦邻廊道”的建设与边界司法的创新。
边界丢失的牛最终回到了失主手中,而这场跨越三省的纠纷也在基层法院的协调下划上了句号。牛的归还不仅是物归原主的简单结局,更是一场法治与人情交织的答卷。影片将该事件融进乡村法治的厚重根基里,映射出边界司法的温度与创新在基层司法里的强大生命力。
微电影《边界丢牛事件》剧照。剧组提供期待《边界丢牛事件》能够在“光影创新”第三届湖南省微电影大赛上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