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开放是表,“心门”开放是里,表里如一,表里为一,何愁做不好群众工作?
因为随意进出无门卡,自由停车不收费,安徽舒城县政府大院近日在网上“火了”。有市民表示,自打记事起就一直这样。有人认为,“这样也不好,毕竟是政府部门”,但更多人是点赞。11月16日,舒城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万喜回应称,大院开放不存在什么方不方便,大家都是人民群众。
↑报道截图
办事的群众,送外卖的小哥,甚至是溜达的大爷,都能丝滑地“排闼直入”。不用登记,没有门禁,也看不见执勤的保安,舒城县以这样“不设防”的姿态“出圈”,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县政府打开“门禁”,直接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体现了服务型政府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大门”打开了,“心门”才能打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地方的政府机关不习惯直接与老百姓“面对面”了。机关搞成了深宅大院,尽管办好各项手续也能进去,但繁复的手续、森严的戒备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至于送快递、外卖的,别说机关大院,就连一些小区都不容易进去。
如此设防本不应该。政府大院是为人民服务的场所,办公办公,所办皆公,确实没必要过度防范。如果老百姓来办事,光进个门就折腾出一身汗,也会心里不舒服。其实,方不方便打开大门,关键在于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如何看待同老百姓的关系。愿意接近老百姓,并提供最大方便,自然就会把百姓当成家人朋友,也就不会预先提防,反之就可能会拒人于千里之外。
舒城县政府大院开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据说已经很多年了。从报道看,不光开放大门,大院里可以停车,可以使用卫生间,还可以到食堂吃饭。从2019年开始,舒城县还推行实施“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群众代表参观党政机关、审批服务窗口、规划展示场馆、在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等。
可见,相较于已建制化的“开放日”,政府大院随便进出,不过是一个“前端准入”罢了。真正可贵的是,政府以开放的姿态面对群众,讲解政策和重大事项,倾听民意反馈,与群众良性互动。“大门”开放是表,“心门”开放是里,表里如一,表里为一,何愁做不好群众工作?又怎么会纠结于打不打开大门?
公共性和透明度均是现代政府的核心价值,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政府部门应该增加透明度,多一点开放意识,多把姿态放低些,多接受人民监督。为政之本,在于为民。解决问题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既如此,为什么还有人对开放政府大院感到不适应?首先,这里有个习惯问题,毕竟,如今开放的是少数,只要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向群众开放了,人们就会习惯成自然。此外,也与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官民有别”思维有关,在他们的意识中,政府部门仍属于高高在上的“衙门”,应该保持威严,随意进出像什么样子。
这也足见“开放”之难。惟有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真正踏实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不把群众当外人,才能逐渐把思想上的“高门槛”削去。
放开视野看,近年来不少地方都主动打开了大门。据媒体报道,从2019年开始,扬州市政府每逢国庆等节假日,都会为外地游客提供餐饮和免费停车服务;今年6月,山东各地多个乡镇开放政府大院给农民晒粮,仅德州市就有50多个乡镇开放;从2020年开始,安徽颍上县关屯乡政府每年都会开放大院让“田野麦客”免费吃住,还有洗衣机、洗澡间……这些主动的努力令人赞叹。
此次舒城县政府大院的爆火再一次表明,老百姓期待这样的敞开式接纳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人民政府为人民,从来不是挂在口头上的说辞,而应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感于心,动于手,成于事。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龙之朱
编辑 汪垠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