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老的北京胡同,遇到一群活力四射的大学生,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反应?最近,2024城市设计学生交流工作营成果展亮相,6所北京高校大学生围绕“步韵中轴”等主题,为中轴线景山至鼓楼段设计打卡路线,给周边街巷和胡同做“精装”方案。
相对于城市街道,胡同更像是小户型,很多地方不得不身兼数职。不同使用方难免会发生小摩擦。北京建筑大学本科生慈青松在实地调研中就发现,居民总抱怨胡同里活动空间不足,觉得游客有点“碍事儿”。有居民还把晾衣杆支在家门口,让本不宽敞的胡同变得更窄了。游客对胡同兴趣浓厚,但经常苦于没处落脚细品,更别说走进院子里参观。
白米斜街里的餐饮咖啡店无人问津
解决这个“矛盾”,凭空增加面积不现实,大学生在优化空间布局上做文章。什刹海前海旁,白米斜街上不仅有晚清重臣张之洞的故居,还坐落着几家咖啡餐饮店。“客流量却不大,很少有人走进去。”慈青松说,其实不必对胡同本身做大改动,只需要提前设计好客流驻足点,然后将胡同更好地宣传出去,就可以有序引入部分什刹海客流,既不给居民正常生活添乱,还满足了更多人了解北京的需求。
“类似的情况还有一些。我们发现中轴线两侧分布着很多平行胡同,但是彼此相通。有的人流如织,有的却无人问津。”他说,小组完成了一些优化方案,通过改造腾退院落和空地,吸引更多人走进北京胡同,了解地道京味儿。
北京林业大学研一学生崔梓晴擅长景观设计,她将一处胡同空地设计为街角公园,借地势制景、规划路径和座椅,还利用沙坑打造儿童娱乐空间。她自信地说:“我们最满意的设计是利用屋檐下的空间,设置三角形种植架。居民可以在墙根处种花,上方延伸出的支架还可以晾晒衣物。这些都会成为路人眼中的一景。”
学生们创意设计三角形种植架
大学生还有个大胆的创意,在不影响风貌的前提下,为白米斜街增加一部分轻钢材质的招牌。慈青松解释:“张之洞建成了当时亚洲第一大钢铁厂——汉阳铁厂。这也是与故居的一种呼应。”
北建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铁雷是今年工作营的指导教师。他说,24名营员来自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既有学建筑设计的,也有学园林景观和城市规划的,还有拥有艺术类专业背景的。“我们把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学生分成4个交叉学科小组,希望大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创新思维,焕活中轴线及周边的街巷空间。他们的创意,有望体现在未来的胡同整治提升方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