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近日,《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报告对2022—2023年中国科学传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述,分别对中国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介、智能媒体、电影、展览、科普活动、科普政策、科普理论和科学教育等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和评议,对中国科学传播事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这是编写组第三次编撰关于中国科学传播事业的年度报告。
报告提到,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相比2022年的12.93%,增长1.21%,彰显出我国科学传播工作的显著成效。中国科学传播界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公众科学日等重大科普活动,创作发表了一批优秀科普文章,出版了一批优秀科普图书,制作了大量科普影视作品,发表了海量的网络科普作品;组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机构,大学科技设施向公众开放,构筑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科学传播网络体系,推动形成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满足了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科学需求。
报告还提到,中国科学传播界仍存在着科学传播水平参差不齐、科学技术内容占比较低、纸质媒体读者明显减少、科学影视制作依赖外包和科学传播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
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