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馆
11月院线片中,《焚城》算是逆风翻盘的一匹黑马,上映前三天始终被《毒液》压制,越往后反而一路走高接连拿下票房日冠。就连一周后才上映的爱情片《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也只抢走了两天风头。《焚城》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就在于一个“新”字。它不再是单一的类型化电影——既有推诿责任的权斗剧情,也有争分夺秒、大爱无私的火场救灾。这种杂糅让整个故事变得刚柔并济,结构也更为紧凑。
剧本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条从范伟立视角出发,10年前他主导颁布相关条例,结果被黑心商人找到可乘之机,转运隐藏着有毒废料,辐射污染物的洋垃圾,埋下祸根。一次火灾,有毒金属导致爆炸,数人死亡。范伟立因此辞职,转行环保专家,四处奔走呼吁正确处理有害废品的方法。另一条主线则是消防员黎杰峰的救火之路。黎杰峰的姐姐也是消防员,10年前那场爆炸,姐姐就牺牲在黎杰峰面前,也因此成为了黎杰峰对范伟立的仇恨缘由。
这两个角色设计巧妙,看似立场对立,实则境遇相通。黎杰峰患有幸存者综合征,始终悔恨当年牺牲的为何不是自己,范伟立又何尝不是被负罪感“钉”在了10年前。他们憎恨对方,也同样痛恨自己。直到灾难再次发生,死亡近在咫尺,两个长期封闭内心的人才有机会好好坐下来,把话说开。
整场救援行动,范伟立和黎杰峰像是情绪的正反面。黎杰峰是感性的,他和队友生死相依、和亲人相互宽慰;范伟立则永远理性至上,他必须快速分析局势作出决断,才能制止更大的悲剧。他们在各自的战场浴血奋战,也贯通了不同的视野。曾经因亲情与责任结下的梁子,最终又因承担同一份重任、担忧同样的家人而化干戈为玉帛,让影片收获了非常立体的两个角色。
相比之下,剧本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就弱了许多。戏份最重的总负责人一味贪功怕事,得知范伟立是此次事件专家顾问,她第一反应是要与其争功。而当事态恶化到不可控后,她只想着隐瞒消息,到最后被黑商以把柄威胁也毫无反击之力。男人戏里的女主角总是充当点缀,缺少弧光,这样单薄的角色实在让人有点意难平。
而较为亮眼的反而是小助理。起初她只是听命来盯着范伟立,一言一行都谨遵教条,亲眼见过那些受到辐射痛苦不堪的受害群众后,她才转变对范伟立的看法。过去人们只知道范伟立唯利是图,是导致爆发重大事故的罪人,可后来她却看出真正想要解救灾民、挖出幕后黑手永绝后患的,只有他一人。于是原本谨小慎微、不敢犯错的职场新人,做出了最以下犯上的“背叛”。
《焚城》最好的一点是节奏紧凑,危机感层层加码。最初人们以为那是一场普通的火灾,消防队收到的也只是三级火警。然而去到现场才发现偏僻的垃圾场不仅收容废品,也收容黑工,受困人数远超想象。从救火到救人,难度大大升级。之后发现了现场还有辐射,用水灭火会导致辐射扩散,因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火势扩大,形势更加严峻。而当范伟立到达现场勘察,从逃生的黑工伤势判断出火场深处还有威力更大的辐射物后,任务直接从救人救火变成了挽救全城。辐射物能从水中扩散,而恰好第二天台风就要登陆,大雨一下城市都会被辐射物包围,留给他们的只有十几个小时逆天改命,紧张氛围十足。
电影里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是几处难得的寂静。丰富的声效占据了影片大部分时长,无论是唇枪舌战,还是火灾现场,都充斥着各种声音:纷杂的人声、忙乱的背景音和刺耳的警报。于是当一切都安静下来后,反而格外震撼人心。片中两次对末日的呈现都是无声的,一次是报告预测辐射大幅扩散后会影响全城,镜头缓慢扫过,灰暗、沉重,空无一人却触目惊心;而另一次是消防员们进入火场内部捡取辐射物并加以封存,玻璃瓶身圆滑易碎,稍一滑手就会引发爆炸,在紧张的传递中瓶子掉了,爆炸过程缓慢且安静,能清晰看见火舌如何烧穿他们的防护服,气浪如何掀翻一切——镜头一转,瓶子被稳稳接住,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最催泪的莫过于最后一次爆破任务,为了在台风来临前炸毁附近的建筑,直接就地填埋辐射物,黎杰峰和队友们顶替了工人,主动留下来引爆赴死。他们焦急过时间来不及怎么办,也咒骂过对方为何不走,但最后三个人选择安静地围坐在一起听雨水一滴滴落下,那是他们生命走到终点的预言,这种反衬让人很难不动容。
作为灾难片,《焚城》是可以一观的。尽管有专业人员指出片中关于辐射物的设定有违现实,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可能是很难发现的细节问题。而对于看腻了那些千篇一律的港产动作片来说,至少这次的影片“新花样”不会再让观众失望。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