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1月12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对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的库藏汉代错金(鎏金)龙纹铜刀保护修复项目进行验收,经专家组质询、讨论,该项目通过结项验收。
此项目所修复的文物——汉代错金(鎏金)龙纹铜刀出土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上孙家寨墓地。铜刀刀柄与刀身分制,通过铆钉合为一体,制造技艺精湛。刀身所饰鎏金龙纹图案精美,对于研究青海汉代时期青铜器制造工艺、纹饰的类型及发展,尤其对研究甘青地区冶铜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有较高研究价值、艺术价值。
由于该铜刀受埋藏环境及后期保存环境的影响,器物表面多处出现锈蚀硬结物,部分区域有较厚的锈蚀层覆盖,文物病害较为严重,因此亟待进行保护修复。2023年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铜刀保护修复方案通过专家评审,2023年6月底,正式启动项目。保护修复工作以科学检测数据为支撑,以多次可行性实验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处理方式及缓蚀、加固材料,解决了在不损伤铜刀纹饰前提下彻底清除粉状锈的难题。同时,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颜色、质感和操作性均符合保护修复要求的全色材料进行全色,使保护修复后的铜刀重现历史风貌。
验收过程中,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实施汇报,查验文物修复情况,审阅相关文件资料,并进行了质询答疑。最终认为项目实施过程科学合理、操作规范、数据详实,达到该件文物的保护修复目标。此次完成的汉代错金(鎏金)龙纹铜刀项目作为青海地区少见文物类型的保护修复案例,将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乃至全省今后开展同类型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