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山里的坚守:火箭军某连温暖氛围的力量
火箭军某部某连官兵常年驻守深山,无怨无悔,他们说——
“这里有一种温暖的氛围”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李映虹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尽管做足了心理准备,真正置身这样一个环境时,火箭军某部某连战士毛建勋,还是感受到了寂寞:营区隐没在大山深处,不要说城市的喧嚣繁华,连手机信号也时有时无……
“我还能坚持多久?”这是毛建勋初到连队时反复拷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当时,因为对工作环境不满,毛建勋整个人就像霜打的茄子,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后来,他不仅融入大山、融入连队,还当上了副班长。如今已是下士的他,对那个问题有了清晰而确定的答案:“我想一直在这里干下去!”
改变从何而来?
“这里有一种温暖的氛围,我不知不觉就被感染了。”毛建勋说,相较于新训期间一到休息日,战友们抱着手机各玩各的,在坚守深山的日子里,大家一起娱乐的时间变得更多了。“健身、读书、打球、唱歌……无论干部、战士,不管老兵、新兵,都能玩在一处,亲如一家人。可以说,我还没开始主动适应,就被这个温暖的集体拥抱入怀。”
该连战士赵杰也深有同感。训练结束后,班长经常带着他熟悉周边环境,给他讲战友们的趣事。慢慢地,赵杰发现,远离手机,有时反而是一件好事,战友们会抬起目光,留心彼此、关注彼此、了解彼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团结融洽、积极向上的内部氛围。
20年前,该连移防进山。峰高坡陡,车辆无法通行,大部分物资运输只能靠官兵肩挑背扛。大家白天建房修路,晚上就挤在茅草屋里休息,在战天斗地的艰苦考验中,凝结出深厚的战友情。
“第一次听到这些故事时,我并没有太多共鸣,总感觉那是老黄历了。”中士余子康说,直到那年入夏天降暴雨,他才切身体会到其中真意。
当时,雨水冲垮了山路,阻塞了交通。连队干部骨干冲在一线,带领大家搬运沙袋、清除淤泥,连续奋战5天。“战友们争先恐后、互帮互助,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整个过程,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团结奋斗、同甘共苦。”余子康回忆道。
赵杰第一次穿防护服进行室外作业那天,正赶上气温骤降,面罩上满是水雾,因为看不清路,他失足向山崖滑去。谈及那次经历,他记忆犹新:“班长见状一把拽住了我,自己也跟着下落,其他战友迅速趴倒在地,用身体连接成一个人梯,把我拉了上来。”
再说一件事。去年9月,排长李豪宇被分配到该连,没等他出言请教,战友们就一拥而上,向他介绍情况、分享经验。“在这里,没有新排长与老班长之间的‘别别扭扭’,也没有初来乍到的陌生感,大家迅速和我打成一片,就像迎接久别重逢的好友。”如今的李豪宇,开展工作颇有招法,看他开心的样子,可以想见他在连队已经树立起了威信。
“难道大家没有‘勺子碰锅沿’的时候?”笔者忍不住追问。
“当然有。”连队干部杨展笑着接过话茬。
最近,连队刚刚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在统计调休人员名单时,他发现一个班的战友因为互相谦让发生了“争执”——班长想让年轻同志先休整休整,而年轻同志认为班长更辛苦,应该优先安排……
“看到他们争得脸红脖子粗,我笑了,内心被这群可爱的战士深深打动。”杨展说,“这就是氛围的力量。”
好的氛围,就像一座爱的磁场,一个人置身其中,哪怕条件艰苦,也会感到幸福和知足。笔者想,这也许就是这座深山军营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