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12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全球最大26兆瓦直驱海上风电机组顺利下线,全球首个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于工业废水制氢领域……近年来,福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产业新赛道,培育壮大产业链。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28.3%、提高3.4个百分点;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5063.1亿元,同比增长35.5%,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
2024世界储能大会开幕式现场。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竞逐“新兴”赛道,铸强发展引擎
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福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已形成以宁德、厦门为重点区域的锂电产业集群。2023年,全省锂电池出口规模首破千亿元,跃居全国第一。
11月7日,第二届世界储能大会在宁德开幕。福建省紧抓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瞄准新赛道、抢占制高点,储能产业呈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再到集群裂变发展的蓬勃之势。得益于“电动福建”建设打下的产业根基,福建在储能这一新赛道上先行一步。厚积薄发的宁德瞄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着力构建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产业。作为锂电新能源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连续7年位居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第一,2023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6.8%。
“试验成功!现场测量显示氢气纯度达到99.999%。”今年7月,在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中石油长庆油田气田采出水无纯化电解制氢试验现场,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团队迫不及待地将喜讯传回福州。这是全球首个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于工业废水制氢领域。
2022年8月创立的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打造了全球首个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示范工程。2023年,谢和平院士团队首次实现海上风电可再生能源和海水直接电解制氢一体化,并在大海中利用海上风电驱动海水制氢。这次试验设计研制出1.2标准立方米每小时制氢的漂浮平台,制氢纯度达到99.9%~99.99%区间。
在福州新区福米产业园里,全球最大的宽幅2.6米8K超高清偏光片生产线已经投用,贴片模组项目也完成3条生产线安装,并逐步放量投产。从一片薄薄的偏光片起步,福米产业园正就地贯通偏光片贴合、显示模组、商业显示终端等上下游项目,壮大福州新型显示产业。
“十三五”期间,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6000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倍增”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目前,全省拥有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企业3628家,建成4个国家级、17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万家。
创新平台多点开花,人才汇聚激发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坐落于福州大学城的闽都创新实验室,已成为福州市高端科研创新平台。实验室由福州市政府牵头建设,至今年7月拥有院士8人、国家杰青13人、国家级人才计划16人、高级职称259人、博士及博士后264人;自成立以来在核心技术领域屡创佳绩,迄今已突破80余项关键技术难题,推动100多项科创成果落地转化,带去企业新增产值200多亿元。
为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福建面向国家和本省重大战略需求,面向重大科学问题和产业转型升级,高水平建设福州闽都(光电信息)、厦门嘉庚(能源材料)、泉州清源(化学工程)、宁德时代(能源器件)、厦门翔安(生物制品)、福州海峡(柔性电子)、泉州刺桐(集成电路)等7家省创新实验室。
10月12日,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福建下线。
据了解,本次下线的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轮毂中心高度185米,相当于63层居民楼的高度,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长的海上全国产化风电机组。供应链完全自主可控,整台机组由3万余个零部件组成,发电机、叶片、轴承、电控系统等关键部套技术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是中国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技术快速进步的最新成果,为助力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据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福建批复新建9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已达136家;推动7家企业新纳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序列。据介绍,全省在能源材料、能源器件、化学工程、光电信息等领域培育建设了7家省创新实验室,培育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8家,已初步形成梯次布局、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创新平台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突破关键技术 构建新兴产业生态
根据《福建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到202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7%,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3%,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分别达到750个、140个、260个和20个。
着眼于实现这一目标,福建将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海洋高新七大重点领域,前瞻布局量子信息、6G、区块链、基因与生物技术、深海科技等未来产业。
为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福建创新提出实施“个十百千万”重点工程,作为“十四五”期间推动产业提升的重要抓手——“个”即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平台;“十”即推动10个以上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百”即打造百个以上细分领域龙头引领企业;“千”即培育千家“专精特新”企业;“万”即实施万亿产业投资促进工程。
当前,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走访发现,也存在一些短板:福建也面临着产业总体规模偏小、龙头企业较少、技术与人才支撑能力薄弱等挑战。
“要继续通过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福州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程树英指出,“要加速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利用福建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积累,实现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竞争力。”
福建省以创新为动力、以政策为引导,通过构建高质量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迈向全球竞争新赛道。未来,福建将继续紧抓创新契机,以强大的产业链和技术优势,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