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庆市八中渝北校区时,恰逢课间休息时间。操场上,孩子们奔跑玩耍,脸上满是纯真、开朗的笑容。这是记者对这所学校学生的第一印象。
守护这份开朗的,是学校一个特别的机构——“心语心苑”心理辅导室。像重庆八中渝北校区这样的心理辅导室,目前已覆盖重庆八中教育集团十个校点。近年来,该集团持续健全完善“家庭、学校、医院、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引入专业力量提供多样服务
“比起学习成绩,我们更注重学生的11213.html" class="superseo">心理健康。”重庆八中党委书记、重庆八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周迎春说。“重庆八中教育集团校点多,学生人数多且成绩优秀,但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风险。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虽然学校教师都接受过相关培训,但仍难以满足学生实际心理需求。”
为此,该集团长期组织心理专家进校指导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促进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与专业技能提升。今年10月,还聘请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苏彦捷为集团学校心理副校长,探索学生心理健康的呵护之路。
“刚开始,很多学生不愿意来我们这里,现在,这里是同学们休闲娱乐的地方,如果学习累了,这里是他们的‘加油站’,如果遇到烦心事,这里又是他们的‘解忧站’。”重庆八中宏帆中学专职心理教师肖建平介绍。
“近年来,我们通过持续不断地教育、科普,让青少年理解心理问题不是洪水猛兽,遇到问题可以到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找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求助,有效呵护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重庆八中副校长、八中龙兴中学校长付英说。
为了进一步充实服务力量,集团学校还联合一些高校心理学专业的师生团队,建立起“高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专业心理健康服务。
加强日常关怀及时介入疏导
“感谢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和他们的交流让我重拾信心,他们伴随我高中学习的整个阶段,让我真正理解了学习的意义。”回顾3年前的经历,现就读于浙江大学的袁华(化名)动情地说。
2021年,正读高二的袁华因自我期望过高,在现实打击下陷于迷茫,导致严重抑郁,不得不休学。休学期间,他积极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并定期与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交流。在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他的抑郁情绪得到有效缓解,逐步走出自我否定的“泥沼”。
袁华是重庆八中教育集团心理育人工作的众多受益者之一。近年来,该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扎实推进心理育人工作。
去年9月,重庆八中沙坪坝校区高一(27)班班主任吴朋阳在每两周一次的校区班主任工作例会上,向学校反映班上有个新来的男生张明(化名),他平时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在班里不爱说话。列席会议的专职心理教师王强认真记录下了这些情况。
通过家访、谈话等方式,王强发现,张明最主要的问题是缺少陪伴导致的不自信。于是,他与吴朋阳沟通协商,确定干预策略,一方面和家庭沟通,劝导家长加强对孩子的陪伴;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正面的自我认知。经过帮扶,如今,张明比过去更自信了,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也多了起来。
有烦心事找心理老师求助,已经成为学生们的普遍共识。重庆八中学生处主任罗来莉告诉记者,过去鲜有学生主动找到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求助,心理老师找学生聊天,很多学生还不愿意谈。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走进中心,倾诉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家校医社协同共绘“同心圆”
“我女儿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是中上水平,但我对她的期待是要拔尖才行,因为学习的事经常批评女儿,她压力大不说,我自己也很焦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家长课堂”后,心理学教授的课让重庆市八中科学城中学高三(35)班赵婷(化名)的母亲刘敏触动很深。
“听了这堂课,我很想对孩子说一声抱歉。”刘敏来学校听了一次“家长课堂”后动情地说。
这样的“家长课堂”,学校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次。不止重庆八中渝北校区,在重庆八中教育集团全部校点,每学期有四个周末下午,是开设给家长的“心理沙龙”时间。周迎春介绍,学校依托学生心理与生涯发展指导中心的专业优势,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推动心理健康工作向家庭和家长辐射延伸。
原标题:重庆八中教育集团构建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学生的人生“披上铠甲”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