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军事需求论证须防“长鞭效应”
所谓“长鞭效应”,是对需求信息扭曲在166.html" class="superseo">供应链中传递的一种形象描述。其要义是,当产品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者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当信息达到最高位的生产商时,其所获得的信息和实际消费的顾客需求信息会发生巨大偏差,并且中间环节越多,其失真效应也就越严重。
这种“长鞭效应”,不仅在经济社会领域中经常出现,在武器装备领域也是屡见不鲜。人们常说,人类以什么方式生产,就会以什么方式打仗。军队打仗有什么样的实际需求,就会打造什么样的武器装备。作为产品供应链的前端、武器装备研制的源头,军事需求往往发挥着牵引作用,决定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从一定程度来讲,确立一套科学明晰、准确无误的军事需求指标,意味着找到了武器装备研制的目标靶向。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武器装备研与用、供与求相互脱节的问题,在一些国家武器装备研制中依然存在,导致战场上士兵想要的武器研制不出来,研制出来的武器士兵又不认可,作战能力大打折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长鞭效应”带来的供求偏差有很大关系。
美国一名军方高官曾说过:“我们的新装备研制一度堪称科幻级,新编陆军作战手册也对未来作战充满了不着边际的遐想。当然,这一切在巴格达小巷和托拉博拉山洞的枪声里破灭了,实战总是打破梦幻最可靠、最直接的办法,还是士兵对新装备研发的褒奖更靠谱。”这说明,一种武器从理论上讲无论多么先进、多么“科幻”,最终都要看前线士兵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显然,造成供应链上“长鞭效应”的实质是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信息传递过程中变形走样。现实中,有一个信息漏斗理论颇能说明这个问题:一个人心里想的是100%的信息,但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往往只有80%,而当这80%的信息进入别人耳朵里时,可能只剩下60%,真正被人理解消化的东西大概只有40%,等到按照这个人领悟的40%开始执行时,已经变成了20%。针对这种信息层层衰减的现象,管理学家明茨伯格指出:“信息在不失真的情况下,集中起来发送给上级,这其实是一个经常实现不了的假设。”
其实,规避“长鞭效应”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压缩上下层级。恩格斯认为,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军事行业的专家,不亲自到战场上听一听弹丸的呼啸声,嗅一嗅火药的硝烟味,那是十分困难的。装备好不好用,官兵最有发言权,战场最有裁定权。科研人员不妨走出实验室,到一线多倾听官兵呼声,以一线官兵的视角开展论证设计,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军事需求,打造出接地气、有威力的武器,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注入动力。(张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