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山芋、辣椒、南瓜……金秋时节,我省不少学校都迎来了校园种植活动的大丰收。各校纷纷以此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
“荷锄种地”成热门
暖阳下,一群高年级小学生有序进入校园边角的金色稻田,挥舞起镰刀收割稻穗。身后中低年级的学生接过稻穗,进入打稻谷环节……这是合肥市桂花园小学和园校区日前举行的收获节活动。收获的水稻由该校学生几个月前亲手种下。脱粒去皮精加工后,它们又很快变成孩子们最盼望的美食奖励,被端上饭桌。
据介绍,这场被命名为“成长有‘稻’”的收获节活动,在该校已经连续开展了八季。“我们希望通过种植劳动,让学生们走出课堂,亲手触摸禾下土,体验农耕劳作的乐趣与辛苦,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的意义和粮食的珍贵。”执行校长周恒说。
同样的大丰收场景,近日也在合肥市第七中学的“织翠园”中上演。师生们不仅喜获了应季的辣椒和山芋,还在安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种植了可以越冬的花生和茶树苗。“今年10月,我们和安徽农业大学携手共建起耕读教育基地,大学农业专家们给中学生教授基础种植课程、讲解劳动技能;学生在校内开辟了菜园,并命名为‘织翠园’,定期分批前往开展劳作实践。”合肥七中党委书记胡晨介绍。学生们通过种植农作物,了解了农耕文化、农科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心中埋下了“尊重劳动”“热爱生活”“崇尚科学”的种子。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等一批指导性意见相继下发。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细则》出台。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劳动教育放在了育人的凸显位置。
收获更在田地外
秋收万颗子,始于春种一粒粟。农作物的成长需要一定的周期,育人也同样如此。不少学校把思政教育、科学教育、生命教育等融入劳动教育。
“爱心农场”种植活动是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一项特色实践。该院依托专业优势,将科技创新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如在播种过程中设计智能播种小车,让田间种植工作更具科技性。
值得称赞的是,学生在采摘完果实后,会进行初步的整理、装袋,通过设置线下售卖点、线上宣传等方式面向全校教职工进行义卖,义卖所得全部存入爱心账户,用于帮助安徽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爱心闭环。
“我们把‘爱心农场’设在省特教中专学校内,方便大学生们走近特教学生,尽己所能给予帮助。”该院党委书记毕涛介绍说。这项活动开展三年来,先后种植了山芋、番茄、玉米等10余种农作物,义卖所得善款近万元,全部用来购置“爱心礼包”送到了家庭经济困难的特教学生手中。如今的“爱心农场”,早已不只是劳动教育基地,更是大学生们走向社会、勇担社会责任的实践基地。
专家表示,新时代下,教育的对象、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互动参与式教学更受学生欢迎。劳动教育不应仅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存在,更应该紧密结合其它课程,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立体式育人。
探索“劳动+”融合育人模式
劳动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认知生活。很多学校都意识到劳动教育不同于单纯的劳动训练,劳动教育的“果实”应该是多滋多味的。
“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思考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周恒说。以种稻为例,孩子们不仅跟着老师学习水稻的种植、管理、收割方法以及打谷技巧,体验到了‘粒粒皆辛苦’的真谛,还学习了植物生长、机械原理等科学知识,品尝了大米制成的美食,最后把剩余的秸秆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稻草人,用来美化了校园。“劳动+文化”“劳动+科学”“劳动+生活”“劳动+美育”等在这一季水稻的种植周期里都能看到缩影。
为了让更多志同道合者加入进来,交流先进经验,日前,“安徽省周恒名师工作室”在合肥挂牌。交流研讨中,桂花园集团劳动学科教研共同体领衔人刘淼老师,分享了如何利用班级设立的“植物角”来开展劳动教育;安徽艺术学院韩大国老师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剖析劳动美的特性……
省教育厅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搭建好省内各地市劳动教育交流与共进的平台,为打造劳动教育骨干教师队伍、推进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陈婉婉 实习生 周 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