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
不到一年,中信保诚人寿(下称“中信保诚”)又将落地一笔25亿元注资。
11月5日,中信保诚披露公司注册资本将由48.6亿元增至73.6亿元。
该笔注资由中国中信金融控股(下称“中信金控”)、保诚集团双方股东共同认购,增资后二者持股比例维持在50%。
此时距离中信保诚上一轮增资,仍未满一年。
2023年12月,中信保诚公告第一笔25亿元增资计划;今年2月,该笔注资获监管核准正式落地。
这意味着短短一年,该公司注册资本或由23.6亿元增至73.6亿元,成功“翻两倍”。
对于密集注资原因,2家股东管理层均曾有过表态。
上一轮增资中,中信金控董事长奚国华曾表示,增资既有助夯实中信保诚资本实力,亦推动中信集团继续引进利用外资,服务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保诚集团执行总裁华康尧则表示,作为集团整体策略的重要一环和业绩增长的重要来源,中信保诚业务发展有巨大潜力。
从经营角度看,密集“补血”仍是为了补充因业绩波动而快速下滑的偿付能力。
2022年,常年保持较好盈利能力的中信保诚业绩大幅震荡,净利增速同比骤降78个百分点至-62.88%。
2023年,中信保诚净利由盈转亏;直至2024年前三季,业绩下滑趋势仍未得到扭转,录得净亏损26.8亿元。
持续亏损之下,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由2022年初的235.37%、261.34%降至2024年二季度末的86.58%、173.15%。
不过在今年三季度,中信保诚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回升至112.5%、211.47%。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充足率提升与资产重分类直接相关。
其中,实际资本第三季度增加90亿元、核心资本增加60亿。
变动主要原因均为“持有至到期资产”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9月底资本市场上涨、股票和基金的浮盈,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增加,进而净资产增加,另外计提资本性负债相应减少,增加实际资本。
外源性资本的补充终归是“治标不治本”,要长期维持偿付能力在稳定区间,仍需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从年报看,中信保诚近两年业绩亏损与投资失利息息相关。
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73%、-0.36%;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1.69%、2.88%,与近三年平均谁拼4.71%、4.85%出现较大差距。
2024年上半年,投资端压力持续。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8.28%、-1.4%;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1.64%、3.84%,在人身险公司中处于中下游。
与大多数险企相似,中信保诚的业绩在三季度也出现显著升温。
或受益于三季末的A股行情,中信保诚前三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增至6.3%,带动第三季度净利环比扭亏为盈至2.42亿元。
中信保诚目前正加快转型,提出从严治企、体系为王、全面协同、科技赋能、竞赛文化等五大经营重点。
中信保诚人寿新任总经理常戈曾表示,公司、将积极践行新“国十条”关于“引导中小保险公司特色化专业化经营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