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邹 潭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学是艺术的硬通货,在文学的艺术中,我们应该去思考、去探索文学中的无限可能性。”昨天下午,在南湖区大桥镇胥山村文化礼堂,“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著名作家王蒙给嘉兴的文学爱好者带来了一场题为“文学的可能性”的讲座。
10月15日,笔耕不辍70载的王蒙先生度过了90岁生日。昨天,精神矍铄的他不仅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座,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胥山遗址公园。
与文学可能性碰撞
文学,有着什么样的可能性?讲座现场,王蒙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迅速地将听众带入了文学的世界。《青春万岁》《奇葩奇葩处处哀》《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活动变人形》……王蒙先生的作品广受好评,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各国发行,世界各地都有王蒙先生的粉丝。
“你可以写得夸张痛快、酣畅淋漓,也可以娓娓道来、细致入微,你的文字可以短小精悍,也可以复杂深邃,这是你自己所探索出的角度,是属于你的角度,这就是文学的无限可能性。”随着王蒙先生讲座的深入,对于文学可能性的答案也呼之欲出。
“比如说,《红楼梦》里提到,贾宝玉一出生便含着玉。这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说,是不可能的,但在文学中是可以存在的,这就是可能性的一种体现。”王蒙说。
从《红楼梦》《三体》聊到《巴黎圣母院》《飞鸟集》,围绕文学作品和人物故事,王蒙用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案例,进一步诠释了文学所带来的各种可能。
“今天见到偶像了!”“老艺术家让人感觉太亲切了!”在场的听众对王蒙先生和他的作品都十分熟悉。在读者提问环节,气氛更是热烈。
有读者提问:“流传下来的好作品,大多是苦难的,而快乐的作品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很多苦难的作品,其内核是对美好幸福的向往,告诉我们——人啊,应该向往快乐,珍惜当下。”王蒙说。
1953年,王蒙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70多年来,他笔耕不辍,每年创作近30万字。当被问到如何保持写作热情,王蒙说:“我经历的事情太多了,我们的生活、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我创作的源泉。最重要的是,我热爱生活,还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
与江南水乡嘉兴相遇
在嘉兴的文学爱好者心中,王蒙先生的形象更为鲜明而真切;在嘉兴的美丽乡村,也留下了这位“人民艺术家”的足迹。
当天上午,王蒙先生与知名作家、编剧黄亚洲共游胥山遗址公园,聊伍子胥的文化历史、大桥镇的自然风貌、嘉兴的非遗掼牛……
胥山,原是嘉兴城郊唯一的山丘,《史记·伍子胥列传》称因立伍子胥祠而命名,又一说是因伍子胥在此屯兵操练得名,另有说因伍子胥死后葬于此而得名。如今,胥山已经不复存在,只留部分遗迹。
走过千年遗址,走进美丽乡村,王蒙先生发出感叹:“所谓‘久闻不如一见’,胥山的乡村风景,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王蒙大哥是我的文学领路人,我常常和王蒙大哥说,我们嘉兴的乡村非常美丽,也有非常多知名的作家。”黄亚洲告诉记者。
已至鲐背之年的王蒙先生和嘉兴海宁籍作家金庸也有着别样的缘分。
2003年,王蒙曾在香港浸会大学与金庸有过两次交谈。“记得那次和金庸谈人生,我谈到对‘好人和坏人’的定义,我说好人是‘有所不为’的,坏人是‘无所不为’的,他对我的观点表示赞同。”
对于金庸的作品,王蒙先生不吝于给出更高的评价:“前一百年,后一百年,都很难有人超越金庸。”
刚刚相遇,又在期待下次重逢。在讲座的最后,王蒙先生说:“早就有人问我,你是不是觉得衰老了?我回答说,明年我将衰老。当然,这回啊,这明年是越来越近了,我争取在明年衰老到来之前,再来一趟嘉兴,来一趟南湖,来一趟咱们这个镇,或者还能和各位有一点交流,交流完了以后,我正式宣布——衰老!”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