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聚量子动能,助产业变革”为主题的北京市首届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全国量子行业领军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投资机构、行业用户等近200名代表参会,涵盖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量子通信、量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会上,中关村(海淀)量子科技未来产业园和中关村量子科技孵化器揭牌,首批入孵企业当场签约。(11月2日《北京青年报》)
前沿科技与现代产业紧密结合,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量子科技和产业已成为各国维护国家技术主权与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是引领科技产业变革与打造国家战略力量的前沿领域。北京作为我国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已成为我国量子领域创新的重要一极。从拇指大的微型离子钟,10万年内误差不超过1秒,到量子云算力平台及百比特规模的量子云算力集群……这些都是北京量子院的成果。
技术变产业,关键在应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随着量子科技的不断突破,应用场景逐渐向纵深拓展,量子科技这个以往只是出现在科幻小说与电影里的“黑科技”也逐渐开始进入现实。据了解,北京量子院自成立来,就瞄准金融、安全、能源及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推进行业应用场景建设,打造标志性应用。如,利用量子技术来进行时间精密测量的高精度的微型原子钟,就已完成无人机开机搭载试验及大量星载地面模拟试验等,并已成立成果转化公司,未来将大量应用于导航、电力、电信、交通、万物互联等领域。在合肥高新区云飞路上,“量子”元素随处可见,本源量子、国仪量子、国盛量子……多家量子科技企业坐落于此,涵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多个领域。在这里,量子科技从“落地开花”到“开花结果”。
近年来,正是有众多像量子院、国仪量子这样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大力培育产业生态和用户群体,加速研究成果的实用化和工程化进程,为成果落地转化做好铺垫,夯实产业基础。如今,量子科技及相关产业正在成为北京、合肥等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正如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所表示,北京将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着眼量子领域全球创新前沿,瞄准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示范应用、生态培育四大关键点发力,增强量子技术产业发展的体系化能力,推动北京率先建成国家量子科技与产业高地。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重要源头,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载体,两者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遵循,而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主体。近年来,除了科研机构,北京、北京等地企业也在量子科技研发及产业落地方面大跨步前进。前不久,中关村多部门举办的“向新而行”2024场景赋能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金融科技领域供需对接会上,北京量子计算领军企业北京玻色量子公司介绍了其量子计算成果在金融信贷领域的应用,就引发广泛关注。此外,北京玻色量子与光大科技、北京量子院联合发布了量子计算投资组合产品——天工经世量子计算量化策略平台,可用于解决投资组合配比的优化问题。相比传统方法,量子算法能够以指数级的速度搜索特征空间,并有效避免局部最优解,确保筛选出全局最优的特征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产业的创新发展呼唤更多技术要素投入,无论是新兴产业发展还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都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发展实践更是印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使科技成果能够更好对接市场需求,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因此,期待各地能总结借鉴北京在产业政策、资金支持和应用场景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让量子技术等现代创新科技更好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加速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更好地造福人民。(作者 刘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