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小麦可‘中’!亩产有1400斤左右,比去年高!”说起夏收时小麦的收成,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种粮大户裴朝宾脸上挂着笑意。单产提升靠什么?眼前这位种粮“老把式”一口气对记者甩出四个“好”:好地、好种子、好技术、好机械!放眼全国,从中原粮仓到白山黑水,从西北边陲到南海之滨,这样“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高标准农田越来越常见。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饭碗牢不牢,耕地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守好耕地保护红线的同时,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筑牢“耕”基,让每一寸农田成为丰收的沃土。
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在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加快。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从全国看,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一至两成,节水节肥节药效果明显。从各地抗灾减灾情况看,高标准农田保障了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为全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提供了重要支撑。
政策支撑让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更坚固。去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增发国债的第一批项目下达地方,支持项目规模共计5400万亩,亩均投资补助从1500元左右提高到2400元左右。各地应当在用好政策投资的同时,推动建设模式和融资机制创新,构建政府投入、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模式,确保投资发挥最大效应。还要抓好全过程质量管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严的监管,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扎好高标准农田长效运营“篱笆”,确保粮食在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让高标准农田真正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
奋进新征程,建设高标准农田任重道远。要时刻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让曾经的“望天田”“斗笠田”变身为高产田,越来越多耕地成为丰收的沃土。如此,大国粮仓根基才能愈发稳固,中国人的饭碗才会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久泰平)
初审: 侯薇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