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前身为承钢公司。从“国家156项工程”破土而出,一路走来,承德钒钛70年的变化,折射了河北钢铁产业的变化。
炉前工,钢铁企业中的一线工作者。有这样三位不同时代的炉前工,在他们的视角中,承德钒钛成立初期的创新创业,改革开放浪潮下的快速崛起,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转型升级,被一一具象呈现。
1958年,承钢一号高炉落成。 承德钒钛供图从第一炉铁到第一炉钢
8月中旬,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批600兆帕级超厚酸洗汽车钢送达华南客户,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防护外壳。
这批产品是承德钒钛突破一系列技术壁垒,成功开发出的一款新型汽车钢产品,推动了企业产品结构和产线能力优化升级。
在公司几百公里外的衡水,88岁的张玉环关注到了这条新闻。
张玉环是老承钢人,退休后,返回衡水老家养老。承钢的变化一直牵动着他的心。
“我在承钢工作了一辈子,一直围着钢铁转。”张玉环回忆起他在承钢的岁月。
1958年11月,承德市钢铁厂招工,张玉环闻讯从衡水赶来。到了承德,他才知道,此次招工是为一个国家级大项目做准备。
1954年,“国家156项工程”之一的热河铁矿厂(承钢公司前身)正式成立,承德钒钛的历史由此开端。
1958年2月,承德市决定成立承德市钢铁厂,为热河铁矿厂提供冶炼系统。这一年,包括张玉环在内的大批工人来到了承德,成为钢铁厂的第一批工人。
“我们一到承德,心里凉了半截。眼前哪是钢铁厂,而是长满荒草的山坡和一道又一道的深沟。”张玉环说。
创业艰难,有的人打了退堂鼓,坐火车回去了。张玉环留了下来,成了一名炉前工。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承钢炼出了第一炉铁。
当年5月19日,钢铁厂1号100立方米高炉破土动工。当时,切割修筑炉膛用的钢板缺少切割设备,工人们抡起大锤用刻刀凿;吊装炉体没有高吨位起重机,工人们立起两根32米高的电线杆,拴上钢丝绳制成“两木搭”,5天就完成了炉体吊装。
只用了半年多,1号高炉建成投产,即将开始第一炉铁水冶炼。张玉环参与了整个过程。
“从开炉加料开始,我们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儿,我和工友们一星期都没睡好觉,日夜守着1号高炉。当时已经是12月,气温降到了零下5℃以下,大家全然不顾。”张玉环回忆说,当时没有仪表设备,只靠眼睛观察炉况,靠一支水银压力表测量炉内压力,大家眼睛盯着高炉一刻不敢离开。
“12月6日,高炉的铁口开了,第一炉铁水出来了。整个厂区被映照得通红,人们欢呼雀跃!”张玉环说起当时的情景,眼里依然有光。
这一炉铁水,结束了承德不产铁的历史。
随后两年,承钢快速发展。但随着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承钢冶炼系统下马停产,公司发展一度陷入低迷。
迎来转机是1964年。那一年,国家大三线建设把攀枝花钢铁基地列为重中之重。然而,攀枝花矿产属于高钛型钒钛磁铁矿,它的高炉冶炼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年,冶金部决定先进行高炉冶炼模拟试验,地点一时未选定。
得知消息后,承钢意识到这是恢复生产的一个机遇,于是,厂领导带着人5个月内8次进京,终于申请到在承钢进行这项试验。
“1964年底,承钢来了108个专家,我作为炉前工也参与了这项试验。”张玉环说,冶炼过程中,炉渣黏稠,导致每出一次铁都非常难,他们用直径20毫米的圆钢去捅铁口,每炉铁都烧坏好几根圆钢,工人的工作服经常被烤得冒烟。
专家们面临的挑战同样严峻,整个试验历时7个月,原料配比和冶炼工艺都闯了高炉冶炼“禁区”。最终,在专家和工人们的配合下,钒钛磁铁矿冶炼难题获得突破,为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打开了技术通道。
试验的成功,为全世界高钛型钒钛磁铁矿提供了冶炼工艺,在世界冶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4年后的1979年,这项新工艺获得中国最高科学奖——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
这次试验后,承钢被确定为全国9个“小三线”钢铁基地之一,全面复产。
两年后的1967年,承钢3吨电炉建成投产,生产出第一炉钢水。从第一炉铁到第一炉钢,历经8年多的时间。
2017年,承钢1780产线投产。 承德钒钛供图从打出品牌到产能跃升
近日,由承德钒钛主导修订的一项钢筋标准,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审核并正式发布。
承德钒钛在钢筋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其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燕山牌螺纹钢品牌,至今仍享誉业内。
说起燕山牌螺纹钢,承德钒钛炼钢岗位高级技能大师徐国明再熟悉不过。
出生于1971年的徐国明是一个“钢二代”,父母都是承钢职工。1988年,17岁的徐国明进入承钢,从一名炉前工开始干起。
“我进厂时,正逢承钢续建配套工程。这项工程历时7年,直到1990年底竣工。原有生产系统大改造,采选、烧结、冶炼、轧制等主要生产工序全部完成技术装备更新,承钢从一个年产10多万吨钢的企业,跨进国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之列。”徐国明说。
这一时期,伴随着生产能力提升,承钢开始创品牌,扩充产品种类。
工作中,徐国明发现承钢的炼钢工艺有特殊之处——转炉中会加入少量钒。这个步骤,藏着承钢螺纹钢胜出的秘密。
在钢中加入不到0.1%的钒,生产出的钢筋韧性好,有良好的抗冲击和抗弯曲能力,不易磨损和断裂。
其实,早在1983年,承钢就注册了燕山牌商标,其含钒高强度螺纹钢筋,开始打响市场。20世纪80年代,承钢的螺纹钢筋还销往香港,并获得“免检使用”的待遇。
有一件事令徐国明印象深刻。“1990年,承钢拿到首批出口含钒钢坯的合同,我们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一下就起来了。而且交易是外汇结算,那时承钢正需要外汇采购设备,无疑是雪中送炭。我们班组成员很兴奋,拼命干,争取多炼一炉钢,早日把产品送出去。”他说。
1990年之后,燕山牌螺纹钢产品逐渐成为行业佼佼者。许多重大工程都有它的身影,如北京长城饭店、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长江三峡大坝、中央电视台新址、港珠澳大桥等。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建筑钢筋对钢材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有着严苛的要求。当时有国内30多家钢企参加竞标,承钢稳稳中标。建设方说,用承钢产品虽然物流费用有所上升,但仍愿意舍近求远,因为燕山牌钢筋的产品质量过硬。”徐国明说。
随着燕山牌名气越来越大,承钢产能也骤然提升,标志性事件是年产突破100万吨。
“那是2000年12月14日。”徐国明脱口而出。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钢铁需求量大增,承钢不断扩大产能,一个直观的证明是徐国明眼前越变越大的转炉。
“我刚上班的时候,操作的是20吨转炉,此后一路到40吨、80吨、100吨,再到150吨。冶炼技术也在一直进步,上100吨转炉时,钢钎、大锤、铁锨这些笨重的工具就被取代了。”徐国明说。
扩建产能对钢产量的影响直接而迅猛。2000年至2005年,承钢实现了钢产量100万吨到300万吨的跃升。
产量的骤增,还伴随着产品种类的变化。徐国明刚工作时,承钢主要生产螺纹钢,后来逐渐有了线材、棒材,再后来有了汽车板、家电面板等板材。2013年,当产量跃上800万吨时,产品种类达到了一百多种。
工作30多年,徐国明从炉前工一路做到总炉长。还有3年,他即将退休。他说自己是幸运的,见证了燕山牌的诞生,也见证了承钢产能从十万吨到百万吨,再到近千万吨的跃升。
2018年,承钢酸洗产线投产。 承德钒钛供图从粗放增长到绿色转型
9月中旬,承德钒钛高炉喷煤智能化控制系统经过3个月试运行后,正式投入使用。
新的控制系统改变了以往人工操作方式,实现了制粉、喷吹集中智能控制和自动全闭环运行。高炉操作人员只需要设定好喷煤量,就能实现一键喷煤。
目前,承德钒钛正在进行环保绩效创A。新系统的投用,进一步提升了产线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了污染物排放,为环保绩效创A提供了助力。
提到创A,提钒炼钢作业区冶炼炉长范英全很有信心。“我们炼钢环节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监测数据显示,炼钢过程达到了绿色环保要求。”他说。
范英全的信心,来自承德钒钛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
范英全2006年到承钢工作,也是从一名炉前工做起。
初到岗位,范英全对工作环境有点抵触,“厂房除尘效果不好,要是几天没人打扫,就会落下厚厚一层”。
“工厂什么时候能像花园一样?”范英全有过这样的遐想。
2018年前后,承钢开始下大力气进行环保整治,加快减污降碳,大力实施绿色工艺、绿色制造技术,努力增绿扩绿。
如今的承德钒钛,完全可以用花园来形容。林木葱茏,一步一景,绿化管护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4.67%。
看到今日的变化,范英全连说了好几个“没想到”。
在承德钒钛工作的这些年,范英全另一个重要感受是劳动强度下降了。
刚到炉前时,范英全的工作是取样、测温。这需要炉前工下到车间,拿着四五米长的测温枪去转炉内取铁水。工作有一定危险性,车间高温环境常常让人虚脱。
如今,智能化应用改变了这个局面。
炼钢过程快到终点时,炉内感应装置会完成取样测温,只需用鼠标在电脑屏幕上一点,就能看到钢水的成分和温度。
在炼钢环节的起点——决定原料配比上,智能化也展现了足够的魔力。“以前,工人要进行铁水取样,根据铁水成分,人工计算废钢、铁矿石、球团等冷料配比。现在,铁水成分自动传输进电脑模型,原料配比自动计算,电脑自动启动炼钢程序。整个炼钢过程,原料配比情况实时显示,实时调整,基本不用人工干预。”范英全说。
智能化升级带来了人力解放和生产效率提升。刚工作时,范英全所在的班组是7个人,现在是5个人;那时,工人需要进车间工作,现在大部分时间坐在中控室;那时,一个班次最多能炼13炉钢,现在炼20炉不成问题。
智能化应用另一个特点是精细控制,它确保了产品稳定性,为承德钒钛进军高端钢材领域提供了保障。
在提产能时期,承德钒钛在产品类型上做加法,占领市场。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开始做减法,把产品收缩到耐候钢、工具钢、汽车钢等几个领域,生产高端钢材,瞄准高端客户。
两年前,承钢更名为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名称之变,也是发展定位之变。承德钒钛开始转舵,由制造钢铁转向发展钒钛新材料。
作为公司年轻一代,范英全乐于看到这样的变化。他说:“市场提出了新需求,企业应该有新应对。从钢铁到材料是一次大转型,需要年轻一代钢铁人持续为之奋斗。”(河北日报记者魏雨、姜 艳)
绿树环绕的承德钒钛厂区。图片摄于2023年10月。 刘士富摄创新是不变的核心理念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支撑企业不断向上跃升。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尤为可贵,它是企业发展方向、发展信心的来源。
当前,承德钒钛正在经历从炼钢铁到做新材料的转型。目前企业已有近200项钒钛领域技术专利,高纯钒材料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企业转型升级有了十足底气。
在承德钒钛70年的发展史上,创新已经注入基因里。
承钢公司(承德钒钛前身)成立之初,经历了几年繁荣期。随着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承钢冶炼系统下马停产,公司发展一度陷入低迷。
让承钢从这次低迷中走出来的,也是科技创新。
1964年,为解决攀枝花钢铁基地遇到的钒钛磁铁矿冶炼世界级难题,冶金部决定先进行高炉冶炼试验。承钢主动申请承担这项试验。
这次历时7个月的试验中,科技人员大胆突破理论禁区,最终攻克了钒钛磁铁矿冶炼难题。
由此,承钢成为中国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发祥地。这次试验为承钢技术创新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为恢复生产创造了机会。
科技创新,让幼年的承钢获得新生。在日后的岁月里,创新不断为企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从1966年起,承钢开始进行水浸提钒试验,这是一项提钒工艺的科学研究。试验历时9年,直到1975年才初步完成。
这项创新成果为承德钒钛开发钒产品打下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燕山牌螺纹钢、鸡冠山牌五氧化二钒等含钒产品打响市场,成为企业的明星产品,长期支撑了企业利润。追溯其创新源头,都与这次试验有关。
在承德钒钛70年的发展历程中,创新是不变的核心理念。它成为企业应对变局、打开新局的法宝,期待这样的创新精神一直传承下去。(文/河北日报记者 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