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11月2日,上海政协书画院展厅内,和共和国同龄的史湧华,站在大尺幅行草作品“这盛世如你所愿”前,感慨万千。这幅作品,专为此次展览所书,字体苍劲,笔力浑厚,自有风骨。
当天,“翰墨绘春秋——史湧华墨迹展”,200余幅书法展品气象万千。这也是古稀之年的史湧华首次举办个展。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致公党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兰亭书法院指导,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老年专业委员会、红松书院、上海致公书画院主办,并得到创未国际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创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香港凤宝斋文化有限公司、安商义人科技有限公司支持。展览为期三天。
史湧华行草作品“这盛世如你所愿”
第一次个展“虽迟但到”
史湧华,上海市人,军人家庭出身。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师。2017年,他被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
史湧华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始于12岁那年的一次偶然邂逅。当时,他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份热爱随着他不断的临帖练习,逐渐升华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追求与精神支柱。
史湧华的父亲史汉山,曾获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一等功臣。18岁时,史湧华投身军营,为国家的文艺宣传事业奉献了近20年的青春。在军营中,他有幸得到军旅书法大师舒同、李铎的悉心指导,书法技艺因此突飞猛进,被誉为“军中艺术家”。
转业到地方后,史湧华有缘成了海派金石书画大家钱君匋的弟子,又得益于谢稚柳、陈佩秋、高式雄、徐伯清、王伟平、张森、刘小晴等诸位大家的教诲和指点。多年来,他潜心研究艺术,坚持以个性审美为出发点,善于在临习各种书体中,汲取营养,化育自我。他的行书,有颜真卿的笔致,又不乏何绍基、刘庸的意趣,用笔浑厚有力,点画豪放利落,情感饱满,自成一格。他的隶书,有汉碑的风骨,又有简牍的恣肆,融会贯通,字法简洁开张,下笔爽利放达,展现出沉着爽快的个性,让人回味无穷。
在书法的园地里已经耕耘了六十余载的史湧华,作品在各大展览中崭露头角,包括在法国卢浮宫展出并被卢浮宫博物馆馆长亲笔签名并颁发收藏证书。值得一提的是,即将揭幕的这场展览,却是已古稀之年的他,迎来的首次个展。
谈起“姗姗来迟”的第一次个展缘由,史湧华说:“办个展,至少需要自己对自己的作品满意。过去的很多年,我对自己的作品始终觉得不够满意。如今才觉得可以,也算是一次向前辈、业界的汇报。”
展览现场
众多海派名师提灯引路
此次展览展出作品,都是史湧华从几十年的心血结晶中甄选而出。这些作品囊括了正楷、行书、隶书、篆书等多种书体,内容涵盖古今诗文经典、励志箴言等各类题材。它们不仅凝聚了史湧华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创作才华,更是他以书法为笔,描绘和记录新中国七十五年来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
他说自己很幸运遇到了一批名师提灯引路,并和他们成为忘年交。“转业到上海后,先是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谢老谢稚柳。他看了我的作品后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把我推荐给了钱君匋、高式雄、陈佩秋等名家前辈。书法艺术的一扇新大门向我打开。”
谢稚柳多次点拨史湧华。他告诉史湧华:“我观察你笔意,建议你临清代大书家何绍基。但要切记,何绍基进去容易,出来困难,临好了,基础打扎实了,就要毫不犹豫走出来,写自己的字。要把汉字的一笔一划,创造出你的独特美的风格,让人不看你落款,就知道你写的,你就成功了。”
钱君匋指导史湧华,不能光会写字,要提高知识面,开阔眼界,否则写得再好也是一个呆子。他也告诉史湧华,不能光临贴,临得再像也是别人的东西,应该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风格。不仅如此,这些前辈大家日常交往中展现的风骨、人品,也让史湧华获益匪浅。“他们能成为大家,人品和艺品一样熠熠生辉。”
“书法不仅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我一生不懈的追求和精神寄托。”在史湧华看来,“写书法,是一场苦旅,尤其是在那么多高峰林立的中国书法传统中,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更难。”
从爱上书法的12岁,到如今首次办个展的75岁,一个甲子的笔耕不辍,淬炼出史湧华的个人书法风格。老师们的话一直在他的心中铭记,如今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底,还融入了鲜明的个性审美,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知名文物鉴定家、书法篆刻家蔡国声评价史湧华:“他每日笔耕,寒暑不避。他于正、行、隶、篆无不临摹,从中吸收营养,尤善行楷。字迹肥而有骨,绝无臃肿媚俗之气,如与清乾隆四家中之刘石菴同处一炉。”
史湧华书法作品
写字如“熬粥”,艺术餐厅成海上书坛佳话
除了书法成就,史湧华创立的粥天粥地文化艺术餐厅曾是书画家们的重要活动场所,为众多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著名书画家程十发、赵冷月、钱君匋、徐伯清等都留下墨宝挂在店堂内。店的招牌“粥天粥地”是钱君匋的手迹,“知粥常乐”则是程十发的墨宝,“玉盘珍馐”是蔡国声所题。此外还有谢稚柳、陈佩秋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王宏喜的人物画“粥佛”,胡问遂的行书,高式熊的篆书,王伟平的草书,张森的隶书……走进这个餐厅,仿佛走进了一个海派名家书画展。不仅如此,餐厅还经常不定期举办沪上中青年书画家的书画展。
“粥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熬好粥需要文火慢炖,练书法也是如此,需要文化的不断浸润,需要时间的不断打磨。”史湧华说。
开幕式现场
“翰墨绘春秋——史湧华墨迹展”的举办,不仅展示了史湧华的艺术成就,也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和艺术界人士提供了又一次欣赏名家名作的机会。除了史湧华的精品佳作外,当年“粥天粥地”的不少名家作品,也在此次展览中展出。此外,还有不少名家为本次展览所作的题词也在展览中亮相。
如今,虽然餐厅已经转让,但把“粥店”办成艺术沙龙仍然被传为海上书坛佳话。“我的年龄大了,未来想把更多时间留给写字,专注于书法,好好写字。以笔墨书写春秋,为书法艺术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史湧华说。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