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日消息(记者王晶)10月31日,交通运输部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5年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公布的多组数据可见,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了良好开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甘肃武威:兰张高铁兰武段列车穿行秋日雪景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600万公里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实施5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利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先行先试,推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了良好开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数据显示,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加快建设,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贯通,庞大的基础设施网络有效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
另外,运输服务能力大幅跃升。2023年我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5475亿吨,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12.9亿人次,完成寄递业务量1624.8亿件,客货运输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货物运输更加高效,全力推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造技术实现整体跃升,京张高速铁路、深中通道、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重大工程建成投运。“复兴号”高铁动车组、C919大型客机、国产大型邮轮等一批重大交通装备研制实现突破。智慧交通发展步伐加快,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中国高铁、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机场、中国快递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同时介绍,加快推进公路水运类规划建设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交通运输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全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5.2%,新能源汽车数量约占全球一半,机场电气化率超过60%。
总体来看,《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五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综合实力实现大幅跃升,部分优势领域现代化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长江港口生产繁忙有序我国港口基础设施规模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一流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自动化码头建设改造是交通运输部持续推进的重点工作。
在一流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港口群,港口基础设施规模多年保持世界第一。2023年底,我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878个,是10年前的1.4倍。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气、铁矿石和集装箱等主要货类运输系统港口布局不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水平和韧性进一步提升。
另外,自动化码头建设改造方面同样成果丰硕,应用规模、技术水平和装卸效率总体位居国际前列。目前我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49座,在建44座,已建和在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上海罗泾港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一批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项目建成投运。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加快一流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以自动化码头为重点推动智慧港口建设发展,拓展智慧化应用深度和广度,提高智慧服务效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山东烟台:汽车口岸“货足船满”数千辆出口车集结待发前三季度我国交通运输主要指标均实现增长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与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吻合,其中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等主要指标均实现增长,增速呈现“人流快于货流,外贸快于内贸”的特点。特别是进入9月以来,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见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具体来看:
一是营业性货运量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16.3亿吨,同比增长3.3%,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9%、3.1%、4.8%和24.4%。
二是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9.7亿吨,同比增长3.4%,其中内贸、外贸同比分别增长1.7%和7.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亿标箱,同比增长7.7%,其中内贸、外贸同比分别增长7.1%和8.2%。
三是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90.9亿人次,同比增长5.4%。分方式看,铁路、水路、民航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3.8%、1.1%和19.1%,公路人员流动量同比增长4.7%,其中公路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3.8%和8.6%。
四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高位。前三季度,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7131亿元,其中,铁路、水路、民航分别完成投资5612亿元、1576亿元和9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9.4%和22.3%,公路完成投资18967亿元,规模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