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库车11月1日消息(记者姜茸 通讯员克德尔娅·艾买提 张鑫莹)近日,经过三年多精心培育种植的新疆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拜什格然木村四翅滨藜人工种植肉苁蓉迎来了采收季,曾经贫瘠的荒漠也迎来了属于它的收获季节。
工人正在挖肉苁蓉 (央广网发 克德尔娅·艾买提 摄)10月30日,在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拜什格然木村四翅滨藜肉苁蓉沙漠生态基地,四翅滨藜树下一根根通体乳白、长着“鳞片”的肉苁蓉吐出了嫩芽,工人们正穿梭其中进行采挖。由于肉苁蓉的生长环境非常特殊,为防止挖断寄主的根部,工人们选择从破土位置周边挖至肉苁蓉植株顶部显现,再轻轻移去周围沙土,在适当位置水平截取高大粗壮的植株,堆放在沙垄上,最后装入筐中运走。
库车春抚草木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伙人依不拉音·肉孜说:“目前,我们的肉苁蓉已经进入大量采收期,采挖的肉苁蓉会在新鲜时加工,通过清洗、切片后烘干,减少有效成分流失,保障药效,加工完的肉苁蓉销往全疆各地,现在有50吨肉苁蓉已经被预订,马上发往和田。”
工人正在装肉苁蓉 (央广网发 克德尔娅·艾买提 摄)拜什格然木村北侧有着长期闲置的500亩沙漠,2021年,玉奇吾斯塘乡政府和自治区教育厅驻村工作队通过充分调研,决定将荒漠地利用起来,将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引进四翅滨藜肉苁蓉种植技术,投入200余万元,建设全国首家规模化四翅滨藜肉苁蓉沙漠生态基地。
基地建成后,玉奇吾斯塘乡政府通过“工作队+村委会+公司+合作社”运营模式,引导群众从事四翅滨藜和肉苁蓉的种植和采挖等工作,在带动村民持续增收的同时打造特色生态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据了解,四翅滨藜肉苁蓉作为食药两用的补益中药材和食材,同时具备防沙固沙、改善村域生态环境功能,经过三年多的种植,基地的四翅滨藜种植面积达到500亩,单侧接种肉苁蓉200亩,四翅滨藜和肉苁蓉的成活率均达95%以上,累计使用本村富余劳动力90余人,实现了荒漠治理+中草药特色种植,改善了风沙侵扰生产生活,产业单一,村民增收渠道窄等情况,让高低不平、极度贫瘠的沙砾地变成拜什格然木村“聚宝盆”。
大面积种植四翅滨藜肉苁蓉让库车春抚草木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伙人之一的阿迪力·艾力成为受益者。
阿迪力·艾力说:“以前,这片荒废的沙地就在我家门口,在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下,我们五家一起合作种植肉苁蓉,不仅绿化了家门口,现在丰收了,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接下来,乡政府和驻村工作队将充分发挥基地的防沙带富功能,延伸产业链,将基地打造成农旅文化休闲体验区,吸引游客参观体验、采摘玩乐,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让荒漠增绿,让资源增值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荒漠变成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自治区教育厅驻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拜什格然木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秦山说:“三年前,我们驻村工作队长,通过邀请防风固沙专家到现场指导,为这片500亩地的荒漠种上了四翅滨藜。一年后,又在这个四翅滨藜的根部,人工种植了大芸,经过三年,我们三任教育厅工作队长不断的接续努力,实现了今天这片肉苁蓉产业园的丰收。”
据悉,今年,玉奇吾斯塘乡拜什格然木村初步预估亩产大芸在400公斤左右,每亩地实现盈收4000元左右,这不仅实现了为这片500亩的荒漠防风固沙,同时也为村中的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去处,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