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随着9月底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在时隔半年后再度升至荣枯线之上,超出外界普遍预期,显示出经济景气继续回升向好。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增量政策利好的不断释放,中国有信心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
时隔半年重返扩张区间
时隔半年,中国制造业PMI再度站上荣枯线,重回扩张区间。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发布的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显示出制造业景气水平回升。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当天解读数据时表示,10月,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以及已出台的存量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向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0.2%和50.8%,比上月上升0.3、0.2和0.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临界点以上。
赵庆河表示,从PMI分项指数上看,10月生产指数为52.0%,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显示出制造业企业生产扩张加快;新订单指数为50.0%,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行业上,通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4.0%以上,产需释放较快;另外,价格指数明显回升,大中型企业PMI继续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0%,比上月上升2.0个百分点,为近4个月高点,表明随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企业信心有所增强。
国内一家大型光伏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向《环球时报》记者反映,10月以来整体环境向好趋势明显。她说,“10月份,我们公司市场表现不错,订单排产持续创新高,发货规模较此前翻番。纵观整个行业,不少公司也纷纷发布新产品或技术,以进一步推动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10月31日接受采访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10月制造业PMI指数重返扩张区间,主要改善动能来自国内需求复苏。他说,国内新订单在新出口订单边际放缓情况下重返扩张区间,生产指标扩张步伐加快,企业增加原材料进口、人员招聘等,反映国内宏观经济政策效果释放,市场需求和企业信心复苏增强。另外,从行业结构看,高技术、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高景气度。
普遍超出外界预期
中国PMI在10月再回扩张区间,超出了外界的普遍预期。此前,路透社给出的预测值为49.9%,《华尔街日报》调查后给出的预测值为50.0%,彭博社调查经济学家后给出的预测值为49.9%。
香港《南华早报》称,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PMI数据显示出中国制造业6个月来首次出现扩张之后,香港股市出现上涨,让人们对中国的经济形势更加乐观。保银资本管理公司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认为,随着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陆续出台实施,预计第四季度的经济势头将继续改善。他认为,中国实现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的政策意图已转化为实际行动。
《华尔街日报》引述凯投宏观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的话表示,10月PMI分类指数表现表明,最近景气改善是由更强劲的国内需求推动的,尽管出口订单指数下降,但整体新订单指数上升。
据美国CNBC报道,10月18日至25日,总部位于美国的咨询机构中国褐皮书对1436家中国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制造业产出较一年前有所改善,新的国内和出口订单也有所增加。英国经济学人智库中国经济高级分析师徐天辰继续看好今年最后两个月的制造业PMI。他在解读数据时表示,从投资侧看,年内还有“两个一千亿”(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等更多举措落地,带动项目开工。而从消费侧看,根据经济学人智库的测算,以旧换新政策补贴目前只用了1/3,“弹药”充足,其带动作用在年内有望延续。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实现全年增长目标
9月下旬以来,中国政府多部门积极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激发消费和投资热情,提振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信心。高盛集团、摩根大通、瑞士银行等金融机构近期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周茂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10月制造业重返复苏区域为四季度经济开了好头。他说,从趋势看,国内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地方政府资金加快使用,同时,国内出台超预期财政、货币等增量政策效果持续释放,国内消费和投资动能复苏有望加快;加上高技术装备制造业稳健扩张,预计制造业有望恢复扩张态势。
国内市场机构东方金诚分析师冯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增长政策落地显效的同时,还有更多一揽子增量政策“在路上”,11月和12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还有上行空间。这意味着四季度宏观经济景气度会明显改善。冯琳预计,四季度GDP同比有望达到5.3%左右,增速较三季度上行0.7个百分点,进而顺利完成全年“5.0%左右”的GDP增长目标。
目前,全球的关注点聚焦在即将于11月4日至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市场将这次会议视为宣布更多刺激措施以提振经济的关键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