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稔年丰,金谷盈仓。自秋分到霜降,历经近30天如火如荼的昼夜抢收,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720余万亩秋收任务接近尾声,圆满地完成稳产保供目标,预计粮食总产超73亿斤,再次书写稳粮增收新答卷。
今年,受春寒夏涝、低温寡照等多重不利气候影响,良好的秋收形势来之不易,实现颗粒归仓目标更加不易。分公司牢固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的意识,科学谋划、周密部署,全力以赴推进节粮减损行动,将更多丰收的粮食装进粮仓。
八五七农场自走式割晒机一字排开进行水稻割晒作业把牢思想关
开展节粮减损“总动员”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关键要提升粮食综合产能。牡丹江分公司锁定粮食生产前后两端,一手抓单产提升,一手抓收获减损,最大限度提升粮食产量。
今年,分公司水稻、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分别控制在400万亩、160万亩和140万亩左右规模,收获损失每降低1%,即可增产粮食7000余万斤,相当于6.5万亩水田产量,推进收获过程节粮减损潜力无限。
秋收前,分公司就结合北大荒集团主要粮食作物机械收获减损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收获方案,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机械和精细化管理等综合优势,力争把水稻和大豆田间损失控制在2%以内,玉米损失控制在3%以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全面落实好节粮减损举措,分公司从提升农业管理人员和种植户思想认识着手,广泛组织开展机械操作培训、秋粮机械收获减损劳动竞赛活动,让广大职工种植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10月8日,在八五四农场第一管理区大豆种植基地,机车轰鸣处滚起一道道尘烟,一场紧张热烈的秋收减损竞赛正在进行。最终,7号、2号、10号选手分列前三名。
为什么冠军是7号?“咱们比作业效率,更要比作业质量,7号选手大豆迸溅出网粒数少,仓里的大豆也更加干净。”裁判长道出7号选手赢得冠军的原因。
与此同时,八五七农场农机技术培训会也在火热进行。“我们预先开展机械检修和操作技术培训,提醒广大种植户提前做好机具保养,避免农机具临时出现故障,影响收割进度和质量。”农场农业发展部农机工作负责人胡鹏程介绍。秋收前,农场为机车安装抗灾减损设备260余台(套),组织集中培训、送技术入户等800余人(次),发放水稻机收减损“十要点”技术手册400余份,让每位农机手都能熟练掌握操作规范,今年预计节损增粮超450万斤。
秋收期间,分公司工会在所属15个农场组织开展机械收割减损劳动竞赛和技能培训220余场(次),4700余名种植户从中学到节粮减损实用技术措施,筑牢粮食增产增收第一道防线。
八五五农场玉米收获现场采取硬措施
打好科技减损“组合拳”
要实现节粮减损,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措施。牡丹江分公司采取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收获环境、适度引进新型实用收割机械以及因地制宜选择收获方式等措施,打好减损增收“组合拳”。
“去年秋天,我家承包的132亩水田进行了标准化格田改造,原先36个小格田经过消埂扩池、土地平整后,合并成12块大格田。今年,应用新型机械进行泡田整地、插秧作业时就方便多了,既减少了水稻收获损失,还降低了作业费用。”八五八农场第七管理区六作业站种植户王志红说。农场今年又自筹资金800万元,对6个管理区的1.41万亩耕地进行格田改造升级,实现种管收全程标准化水平提升,最终带动粮食综合产能提升。
2021~2023年,分公司实施水田格田改造面积达156.21万亩,可新增耕地3.24万亩,有效改善了作业条件,降低收获损失,按3年水稻平均单产估算可增产4000余万斤。
“农场耕地资源少,且多为山坡漫岗地,我们引导种植户积极引进新型实用机械,全面推广节粮减损措施,努力做到增产增收。”山市农场总经理韩加洪介绍。近年来,农场陆续引进先进的播种机、收割机、起垄机等带有智能导航系统的新机械100余台(套),可精准控制收获质量速度,有效避免边角地块不遗漏植株,大幅度降低玉米和大豆果实破碎率,保障粮食应收尽收。
小农场有小农场的减损“秘籍”,大农场也有自身独到的增收“法宝”。八五六农场拥有耕地超120万亩,农场将大田机收损失率严格控制在2%以内,产生的效益非常可观。
“今年,我们农场水稻百亩方均产达1621斤,大豆单产提升核心攻关区亩均产达613斤,这么拔尖的产量背后是科技种粮与科学收获的双重贡献。”农场农业发展部部长曹宇介绍,今年,在机收减损技术加持下,种植户张勇平种植的240亩大豆亩均单产达613斤,创农场历史最高成绩。
在水田收获上,农场结合水稻成熟度和秸秆含水量,因地制宜实行割晒分段式收获或霜后直收,不仅提高了机械使用率,减轻晒场压力和管护成本,避免因温度过高焐粮现象发生,还可以将水稻收获期提前7~10天,有效降低霜迟秆青难收获、雨雪天气水稻倒伏增加收割损失等风险。
“我们在玉米收割机割台分禾器后方加装橡胶档皮,割台后侧加装50厘米高挡网挡板、加长70厘米延长尖,并加装割台底刀,有效解决了收获时秸秆量过大而产生漏粮问题。”八五一〇农场当壁镇管理区技术员陈鑫垚介绍。农场通过改装农机、调整参数、加强对运粮车监管力度,实现综合收获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
“今年,我们参加北大荒集团单产提升竞赛的8个农场,水稻、玉米和大豆亩均单产都取得新突破,直观地显示出精细化收获成效,我们将全面系统总结节粮减损的好方法、好措施、好经验,全面加以推广应用,守好粮食产能防线。”牡丹江分公司副总经理吴宝忠说。
加强粮食管护保粮安聚焦全链条
探索增粮增效新实践
从田间到餐桌,可能造成粮食损失的环节贯穿始终,生产、运输、储存、加工、消费……处处都有节粮减损的空间。粮食安全收获,更要安全储存和科学加工,牡丹江分公司把节粮减损措施贯穿粮食生产供应全链条、全过程。
粮食烘干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八五〇农场通过推动仓储设施智能化升级,减少粮食落地和倒运环节带来的损失,把“减损就是增产”理念贯彻实处。
日前,在八五〇农场粮食处理中心二库区,一辆辆满载玉米的运粮车辆有序驶入,智能化烘干设备正在紧张作业,收获的粮食通过传送带被“投喂”进烘干设备入口,再“亮相”时已达到安全水分。自10月初以来,农场已收购原粮1.25万吨,经过烘干晾晒、通风降温、检测化验,达到安全入仓状态,为长期存储和销售筑牢安全保障。
“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对入场粮食等级、水分、杂质等各项指标进行精准检验,科学掌握粮食状态,入仓后由数字系统实时监测粮食指标,确保每颗粮食的安全储存。”农场经贸中心化验室主任崔婷婷说。
通过引用智能控制通风设备和收储系统等新技术设备,利用温度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进行实时数据监测,实现安全管理无死角,可有效减少粮食储存环节损失。
因加工设备、管理水平和思想认识的差异,也会导致部分粮食无缘餐桌。为避免此类问题发生,位于兴凯湖农场的黑龙江垦区金沣制米有限公司着眼于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采用控温、气调、粮情传感器等绿色储粮技术,将粮食储藏周期内的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以前大米加工设备不够先进,现在加工工序从10余道减少到5道,同时引进了色选、水分检测等先进设备,米粒完整率提高20%,水稻选出率可降低3%~5%。”金沣制米负责人宁晓军说。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主动顺应消费者对健康主食的需求,积极探索“初加工+深加工+精深加工+健康食品”新型产业链,开发出米糠油、米粉、生物饲料等产品,赢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加工环节综合利用率提高10%~15%,一吨优质水稻产值超过6000元,净利润超500元,真正实现“吃干榨尽、过腹增值”。
涓滴汇聚江海,累土筑起高山。牡丹江分公司将继续聚焦稳粮增收主责主业,以发展科技、绿色、质量、品牌农业为核心,全面探索推进节粮减损举措,为中国饭碗装满更多中国粮食贡献力量。
文/朱磊 记者 刘畅 摄/熊剑飞 于爽 耿旭阳 王璐璐 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