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简称“欧委会”)发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方案(终版)文件,终裁方案被传至欧盟官方公报。这意味着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7.8%至35.3%的额外反补贴税在欧盟当地时间10月30日0时生效,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天。
在原有10%关税的基础上,加征的额外反补贴税具体税率是:被抽样的三家企业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被征收的反补贴税分别为17.0%、18.8%和35.3%;其他合作公司被征收20.7%的关税;在提出个别审查请求后,特斯拉被征收7.8%的关税;所有其他不合作的公司被征收35.3%的关税。
车企被加征的税率。 文件截图10月3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中方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方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不接受
据欧委会10月29日下午发布的消息,终裁方案原本计划10月30日上传至欧盟公报,并在次日生效。不过,仅发布数小时后,10月29日傍晚终裁方案即被“提前”上传。
欧委会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开始于2023年10月,欧委会在欧盟相关产业并未提出调查申请的情况下,主动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欧委会认为掌握的证据能够初步证明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生产商获得了补贴,并给欧盟产业造成了损害威胁。
2024年6月12日,欧委会对初步调查结果和拟采取的临时反补贴措施进行了预披露。10月4日,欧盟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终裁措施,并公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投票结果。
10月29日,欧委会发布对中国纯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方案(终版)文件,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
“中方多次指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存在诸多不合理、不合规之处,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的保护主义做法。中方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中方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
加征关税遭欧洲多方反对
欧委会公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的10月29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发布声明称,欧盟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倒退,对欧洲的繁荣、就业以及经济增长都带来负面影响。
穆勒警告称,此举可能会加剧贸易冲突风险,并最终损害整个行业。穆勒表示,贸易争端应通过对话来解决。征收关税将直接导致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成本上升,并可能阻碍电动汽车的推广。呼吁各方继续保持谈判的开放性,通过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对话,努力寻求消除额外关税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自今年10月4日欧盟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以来,就曾遭到欧洲多国政府及多家本土汽车企业的强烈反对。
德国总理朔尔茨多次发声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曾表示,匈牙利反对欧盟加征关税的举措,这将损害欧盟自身竞争力。
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此前就强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做法”。梅赛德斯-奔驰在10月初的声明中提到,“坚信反补贴关税会长远地削弱一个行业的竞争力。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因此,我们认为欧盟委员会拟定的征收反补贴关税是一个错误,这可能会导致深远的负面结果。”
中欧技术团队正进行新一阶段磋商
尽管终裁方案(终版)文件已发布,但谈判仍未停止。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10月14日曾对外表示,即使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生效,欧盟仍将与中国保持对话。
10月2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视频会谈,重申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的政治意愿,明确了继续将价格承诺作为本案的解决途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价格承诺是指在欧盟发起反补贴调查后,车企可跟欧盟达成一个协议,即承诺出口的产品不低于某一价格。通常来讲,承诺的价格高于此前出口价格,低于加征反补贴税后的价格,以此减少对欧盟的出口,减轻对相关产业的冲击。”
终裁文件显示,中国机电商会代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小鹏汽车有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不包括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共12家公司向欧委会提交了“价格承诺”方案。
自今年9月20日以来,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共进行了8轮密集磋商。不过,目前为止磋商还未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10月3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公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答记者问时称,欧方表示将继续与中方就价格承诺进行磋商。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争端,也一直在为此做出最大努力。目前,双方技术团队正在进行新一阶段磋商,希望欧方以建设性态度与中方共同推进,按照“务实、平衡”的原则,尽快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贸易摩擦升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冰
编辑 朱玥怡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