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琪鹏
“帮助一个人叫公益。传播一种公益理念,唤起整个社会对遗嘱的重视,转变人们的观念,也是公益,而且是更大的公益。”——陈凯
陈凯(左一)为“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二登记中心揭牌。
说起陈凯,重名的很多。说起“中华遗嘱库”,却是独一无二。作为“中华遗嘱库”的创始人,陈凯已经在普及遗嘱观念这件事上奔走了十多年。许多人想象不到:帮人立遗嘱,也是做公益。
陈凯气质斯文,却总做出不寻常的举动。大学刚毕业,他进入体制内工作,却放弃“铁饭碗”去当律师。凭着扎实的业务功底,很快在律师圈子干得风生水起,他又放弃“金饭碗”,投身去做公益。就连做公益,陈凯做的项目也和别人不一样,是给人立遗嘱。许多人一听见遗嘱二字,觉得晦气,就不再理他了。
放着好端端的律师不做,为什么偏要选择这个工作?
2007年,为实现自己涉外律师的理想,陈凯来到澳大利亚一家律所交流学习。当年澳大利亚的华人面孔还不是很多,当地居民对中国的一切都很好奇。这时,国内一位著名演员突然离世引发的遗产纠纷,引起当地人的好奇——难道中国人不立遗嘱吗?
陈凯这才知道,在澳大利亚,人们在结婚、生小孩之后都会立遗嘱,大家对这件事非常坦然。如果不立遗嘱,这个人就“不正常”。而在中国,早早地立下遗嘱才是“不正常”。
立遗嘱真的这么有必要吗?陈凯注意到,电视上家庭调解类的节目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这些节目中,矛盾的起因都是老人离世没有立下遗嘱。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遗嘱进入千家万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说来也巧,回到国内,陈凯一连接了几个遗产纠纷的案子。这些案子中,因为遗产分割问题,原本和睦的一家人反目成仇,令人唏嘘。“不立遗嘱,主要是观念问题,结果导致家庭受到伤害。有的人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却始终迈不过这个坎。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陈凯发现,想要普及遗嘱,必须要改变观念。要改变观念,就要做好传播推广。而公益,是最好的传播方式。“就像保险一样。30年前劝人买保险,人们会觉得是在咒自己。今天再提到保险,已经不会有人再这么想。”陈凯说。
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陈凯对遗嘱的理解也越深刻。他说,遗产纠纷表面上是遗嘱问题,其实是老年人的财产自主权问题。有的老人生前订立了有效遗嘱,但子女仍然会吵架、打官司。
显然,只写好遗嘱是不行的。“遗嘱是一张纸,这张纸随时都会被别人质疑:遗嘱是不是真的?立遗嘱的人有没有受到胁迫?立遗嘱的时候意识清不清楚?”陈凯说,立遗嘱不但要有流程的保障,还要有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来保管遗嘱。
受到古代“正大光明”匾的启发,陈凯萌生了创立“中华遗嘱库”的想法。他说,“中华遗嘱库不但要帮老百姓立好遗嘱,还要把遗嘱保管好、传递好,所有的流程也要正大光明。”
2013年3月,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中华遗嘱库”项目在北京启动。启动首日,6部热线电话来电不断,接线员嗓子都冒了烟。第二天一早,工作人员开门后发现,居然有218个未接来电。
因为多年的“心病”得到解决,许多老人纷纷写来感谢信,为工作人员送来锦旗、慰问品。陈凯还记得,一位82岁的老教师写来满满三页纸的感谢信,信中言辞恳切,让工作人员感动落泪。
来“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老人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老人,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小家,而是为了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华遗嘱库”曾接待过这样一位老人,没有指定任何继承人,而是希望百年之后将房产捐给国家。经过沟通得知,老人是一位老党员,已经有50多年党龄。
这件事让陈凯大为震动:“我们不但要为老人解后顾之忧,还要帮助老人把家风传递下去。”
近几年,在北京的公交站台上,不时能看到“中华遗嘱库”公益广告。原来,这是广告公司无偿提供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遗嘱的重要性。
因为“遗嘱”这两个字,第一年广告上只能写“家庭财产继承公益项目”,而且字号打得特别小。到了第二年,广告上才把陈凯的头像印上去,并在旁边打了一行小字:“中华遗嘱库”创办人。直到第三年,“中华遗嘱库”几个字才正大光明地出现在广告的醒目位置。截至2023年底,“中华遗嘱库”遗嘱登记保管数量已突破31万份。十年间,遗嘱人平均年龄从77.43岁降低至67.82岁,人们对订立遗嘱更加坦然。
“中华遗嘱库”是公益项目,不收任何费用。为做公益,陈凯律师不做了,还要不断投入来维持项目的运行。直到最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公益资源的加入,陈凯的压力才小了许多。有人问他,这样做公益是不是太亏了?他用父亲留给他的遗嘱回答:要做有意义的事。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