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工人,拿着通知书陆续走进15915.html" class="superseo">清华大学,参加由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与清华教授、院士等专家学者面对面。满满“工业风”的课堂,成了清华园的别样风景,更释放出我国为产业人才搭建成长阶梯,成批次、成体系、成规模培养大国工匠的鲜明信号。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为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10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此次22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大国工匠培育对象走进清华大学,参加为期一年的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就是贯彻落实《意见》的一项具体措施。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大国工匠既不是一蹴而就的“速成品”,更不是有名无实的“装饰品”,而是厚积薄发精于一技、沉潜躬耕专于一业的“工匠精神”的具象。可以说,这些长期奋战在一线生产现场、具有突出技术技能素质的产业工人,陆续走进清华大学,参加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无疑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同时,对于大部分学员来说,工作后获得系统脱产培训的机会是比较难得的。正如业内人士分析所说:卓越的一线产业工人“上清华”,是对技能人才的莫大鼓舞,是对行业“千里马竞相奔腾”的有力引导。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作为工匠,虽然他们已是行业佼佼者,但要成为大国工匠,还需上大学、见大师。特别是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痛点怎么解决、技术瓶颈如何突破、技术如何更新迭代、行业发展将行至何方,这些问题的答案恰恰是区分工匠与大国工匠的关键所在。为此,专为产业工人开设的“清华课”,让这些来自一线产业工人学理论、练技能、问问题、出成果,鼓励基础扎实的工匠带着问题“取真经”,直至成为足以让国家倚重的大国工匠。
过去,工人讲究的是熟能生巧;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产业工人在高等学堂接受系统培训,关键是要致力于技术创新和数智赋能。从工厂车间到清华课堂,参加脱产学习的学员们感受到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每一堂课都像开了一扇窗。”来自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的陈照春深有感触地说,这些课程让他看见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在为期5天的第二阶段教学中,由理论导师教授的课程包括创新思维的养成、大国工匠演讲表达、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等,授课人多为资深教授、院士。
常言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前,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技能成才之路前景广阔,广大技能人才报国正当时。此次产业工人“上清华”,更是向社会传递重视技能人才的导向和风气。期待有更多年轻人争当大国工匠,全社会学习工匠精神蔚然成风,为全面推进产业振兴乃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