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日益升温,逛博物馆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在这股热潮中,县级博物馆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目光。尽管它们位于小县城,却收藏着大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守护者和传播者。然而,即便在博物馆热之下,仍有许多县级博物馆鲜为人知。
县级博物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全国备案的博物馆近7000家,其中70%都是中小博物馆。与大型博物馆相比,它们规模可能较小,但却蕴含着更多地方历史细节。以山东潍坊的青州市博物馆为例,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的县级馆,有“小大博物馆”之称。馆内收藏的明万历二十六年赵秉忠殿试卷是海内外孤本,东汉“宜子孙”玉璧、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佛教造像等都是极具价值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变迁,更是中华文明拼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使人们能更直观地了解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感受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作为地方文明的“基因库”,一些县级博物馆受限于人才、资金等方面困难而面临发展障碍。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有统计显示,我国平均每个博物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10人,县级博物馆更难吸引和留住文物修复等专业人才。此外,资源相对有限,藏品征集渠道狭窄,运营经费紧张,这些都限制了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利用、展览策划和推广等方面的发展。尽管县级博物馆也在积极探索提质升级之路,如功能多元化拓展、创新展览手段、研发文创产品等,以使文化资源“活”起来,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但仍难以彻底融入博物馆游的热潮之中。
从城市文旅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县级博物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们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地方历史文化的窗口。尽管面临一些困难,但县级博物馆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必须看到的是,县级博物馆与城市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前景广阔,有待深入挖掘。从为城市文旅产业注入新的内涵和动力的角度思考,县级博物馆可以让更多游客领略到城市毛细血管中流淌的文化内涵,进而推动地方文化旅游事业迈向新高度,成为城市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地方文化传承的有力支撑。(胡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