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来,科技小院蓬勃发展,从1个到1800多个,从中国农业大学到全国涉农高校,一批批小院青年“自找苦吃”,让“希望的田野”迎来丰收的喜悦。科技小院模式,是以新农科建设服务强国建设的一个缩影。迈步新征程,涉农高校要着力服务为民、专业调整与人才培养,以科技小院为载体,进一步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创新,助推教育强国、农业强国建设。
在知农爱农中解决民生难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农村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涉农高校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切实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做到知农爱农,切实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主动深入基层农村,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层面去加快人才培养。要教育引导广大农学生关心关注农业农村与农民,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把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要以科技小院为载体,推动科技力量支撑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科技服务。近年来,43所涉农高校将耕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30所涉农高校形成了系列化、品牌化的耕读教育实践活动。这些涉农高校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在前瞻布局中调整学科专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业科技的支撑下,中国的“三农”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让涉农高校能够更好地聚焦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短板,更好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科技小院提供了一个破题破局的窗口。科技小院是集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旨在将农业专业研究生派驻到生产一线,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显然,涉农高校要紧贴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加快涉农专业的调整。数据显示,2023年新增备案、审批和调整涉农专业达到113个,占全国总数的6.6%。涉农高校坚持“四个面向”,超常规布局新农科专业,推进农林教育改革,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在探索创新中加快人才培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科技小院是一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涉农高校要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领域,重构课程知识体系,突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探索本研贯通一体化培养机制,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从构建“3+X”本研贯通一体化培养机制,到加强有组织科研,深入开展现代种业等领域科技创新行动,再到在国外设立分校,着力培养知华友华农林人才等,各涉农高校聚焦人才培养拿出了务实举措,经过不懈努力,涉农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面向未来,各地各部门和涉农高校要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聚焦聚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蒲都文)